會親自上門拜訪一趟,江南的,西京洛陽的,老夫也當都去一封親筆信,定為道堅辦妥此事。好教你這書院,成為名副其實的汴梁第一書院,甚至天下第一書院。”
“拜謝先生,學(xué)生還有一請。”甘奇又道。
“一并說來。”胡瑗今日,豪氣干云。即便甘奇口中沒說,胡瑗心中也知道,這座巨大的書院,花費只怕要以十萬貫計,學(xué)生在此免費上學(xué),還包食宿,每個月的花費更是不菲。甘奇這般舉動,大宋近百年,哪里還有他人?
往后誰要敢在胡瑗面前說甘奇道德有虧,別看胡瑗一個名滿天下的大儒,他只怕也要親自舉起巴掌去扇那人的大嘴巴子。
“學(xué)生在書院最頂上,還建了一處巨大的書館,準備把家中的藏書全部搬入其中,也想把先生送來的書也放在其中,到時候請學(xué)生們抄寫幾套,以供學(xué)生們免費借閱。先生也知曉,這天下學(xué)子,不是不好學(xué),多是無所學(xué),一本書往往價值不菲,若是有一個免費借閱經(jīng)史典籍之處,那才真正是有利天下之事。”圖書館、借書卡什么的,后世哪里都有。但是這個時代,沒有。
為何沒有,就如胡瑗接下來話語所言“道堅當真不凡吶,所言所行,皆教人敬佩。即便是老夫,游學(xué)幾十年,得了好書,也多是藏在家中,從未去想過要與何人分享,直到如今老了,才看開許多。想起以往,當真是有敝帚自珍之嫌,慚愧慚愧啊。往后老夫家中的藏書,都是要送給你的,原本想讓你好好珍藏,好好研讀,傳承下去,而今看來,你這書館,不知比老夫所想高明了多少。有學(xué)生如此,老夫死也瞑目了。”
學(xué)問之道,即便是胡瑗這般的大儒,也不能免俗。其實就是愿意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懂得多,這也是胡瑗能成為大儒,而別人不能成為大儒的原因。敝帚自珍,是胡瑗下意識去做的事情。
說白了,胡瑗那滿屋子的經(jīng)史典籍,就是胡瑗的武功秘籍,是胡瑗成為天下第一高手的倚仗。
而今,甘奇要把武功秘籍都公開了。若是放在十年前,胡瑗必然不愿意,而今六十好幾了,胡瑗才真正看得開一些。
胡瑗成為大儒,靠的是幾十年游學(xué)講學(xué),靠的是孜孜不倦的苦讀,靠的是口沫橫飛的教授。
甘奇,要走另外一條大儒之路。靠的是這座書院,靠的是圖書館,當然也還要靠甘奇自己的真才實學(xué),這一點是繞不開的,頭懸梁錐刺股還是少不了。甘奇的捷徑,是讓自己不必去用幾十年的時間慢慢積累名聲。二十多歲的大儒,甘奇要開古今之先河。
上到山頂,那座巨大的書館,還只是打了一個地基,胡瑗看著這座書館,已然老淚縱橫。
冠禮之上,甘奇大拜天地,再拜胡瑗。
胡瑗親自給甘奇戴上冠帽,從此,甘奇再受人先生大禮,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161646147533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