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本就是合聚萬物而索饗的節日,加之八年前,太皇太后竇氏薨逝于此日,更成為不少大漢臣民自發的祭奠賢明仁德的孝文帝后之日。 宮里傳出臘八粥的做法,也漸漸傳播到各地,是萬民喜好的美食,亦會特意在臘八之日用來祭祀和供奉先人。 恭孝感恩,這是華夏自古的傳統,更為漢人尊奉謹守,逢年過節給先人奉些香火祭品,磕幾個頭,不是出于甚么迷信,而是由衷的感念。 不在祭品優劣多寡,而在是否心誠,如今日子愈過愈好,生活愈發富足,大漢百姓自然更是注重祭祀了。 時近年節,眼瞧萬民狂歡,商家大賺的購物熱潮又要來臨,不少作坊都在拚命趕工備貨,然到得臘八這重要節日,歇工放假還是免不得的。 尤是在京畿郡縣,缺工荒頗為嚴重,老百姓又家貲富足,已無需官府警醒商家們不得苛待雇工,商家們自身也曉得,對于那些技有所長的熟練工匠而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萬萬苛待不得。 臘八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祭祀,今日祭奠過先人,點算過今歲辛勞所獲,就要迎來舉國歡慶的年節,迎向更美好的來年。 送往,方能迎來,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半點輕忽不得。 于是乎,作坊多是歇工,唯有些繁重卻不需要太高技藝的差事,仍可驅使外族奴隸晝夜不停的勞作,做得好的,賞碗臘八粥,添幾塊油汪汪的大肉,商家們倒也舍得。 今歲臘八,長安周邊的百姓們大多休歇歸家,文武百官卻一反往年,今歲臘八不得休假。 非但是朝臣們,便來返京述職的各郡太守,昨夜都臨時得了宣召,今日要開早朝。 除卻數位朝堂重臣,今歲上朝的大臣們多是不曉得發生了甚么,心里不免打著嘀咕,揣測著到底發生了甚么大事。 直到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露面,見得陛下神清氣爽,殿下難掩興奮,大臣們才紛紛松了口氣。 瞧著架勢,應是好事,不是壞事。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讓宦者宣了滇國太子莊臨上朝,奉上了舉國內附的國書。 皇帝劉徹向自家傻兒子微微頜首,讓他上前主持接下的諸事。 太子劉沐自是激動不已,早先父皇將滇國乃至西南諸夷的事務交辦給他,現今西南已定,自然特意給了他露臉的機會。 正如父皇昨夜所言,該是他的功勞就是他的功勞,該屬于他的榮耀就是屬于他的榮耀,受之無愧則無需忌諱。 劉徹身為大漢皇帝,這點肚量還是有的,更無意搶自家傻兒子的功勞,無須更為彰顯自身的英明神武。 朝臣們見得太子殿下緩步邁出,已是見慣不怪,各郡太守卻是真切感受到,皇帝陛下是真要讓殿下在群臣面前漸漸立下威信了。 想想也正常,太上皇和皇帝這連續兩任漢帝都太過強勢,皇權如山如岳,鎮朝堂,固社稷,四海無敢悖逆者,后繼之君怕是不免被用來與之相較,著實難為啊。 說句難聽的,現今的大漢朝,別說讓尚嫌稚嫩的太子殿下來承繼,就是拱手送給旁的劉氏王侯,誰敢接,誰接得住? 饒是能鎮住文臣,怕也鎮不住武將,更鎮不住百萬漢軍將士。 在現今大漢,若不能緊握軍權,進而收攬軍心,這御座誰上誰死! 單說虎賁和羽林兩衛,完全占據并血洗帝都絕對用不了三日光景。 非但文臣武將和諸多王侯,就是庶民百姓對此都有清楚認知,故近年朝局平和,社稷穩固,壓根沒人敢跳出來挑戰皇權。 只不過人性本貪,得到愈多,就奢求愈多,將來的后繼之君但凡有半點露怯,諸多屑小賊子可就未必那么老實了。 皇帝陛下顯也意識到了這點,在早早的為儲君立威了。 老一輩的劉氏宗親原本見皇帝子嗣單薄,尚多有憂心,然時至今日,反倒暗暗慶幸,若是陛下再多有皇子,那未來的皇權爭奪指不定真要觸及軍權,會血腥殘酷到動搖社稷根本的。 太子劉沐此時真沉浸在無比激越中,壓根沒思考那么多,半年的苦心籌謀和晝夜掛懷,終是大功告成。 他緩緩步至大殿中央,昂首站在跪伏在地的莊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