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甘都盧,十余萬屬民散居與千里若開山脈的東麓,本為哀勞國西南邊的屬國。
七年前,大漢向夫甘都盧索取的其國南部沿海地域,在伊洛水(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附近,筑城囤兵,即為現(xiàn)今的仰光郡。
眼瞧哀勞已被漢廷折騰得半死不活,夫甘都盧君臣更是惶恐不已。
今歲入秋后,夫甘都盧國君素昂親自跑到仰光城,求見仰光太守公孫歂。
“自請除國?”
公孫歂聞得他的打算,不禁微是揚(yáng)眉。
素昂坦言道:“我族自知教化未興,不敢奢求上朝準(zhǔn)允盡數(shù)歸化,但求除國之后,能得以托庇于上朝,納入仰光治下。”
公孫歂頜首道:“此事非吾所能應(yīng)諾,吾自當(dāng)盡速遣人呈稟天子,然今上素來仁德,你等若真是誠心歸附,盡心替漢室效力,諸多王公貴族必是能得歸化入漢的。”
素昂聞言,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些,他的所求本就不多,能保住王族苗裔就知足了。
若漢廷真要吞并夫甘都盧,也用不著興師動眾,光靠囤駐在仰光的漢騎,就足以把夫甘都盧來回犁上幾遍。
漢八十一年,冬月。
皇帝劉徹頒布召諭,除夫甘都盧國,轄地皆劃歸仰光郡轄屬,國君素昂賜爵關(guān)內(nèi)候,留在當(dāng)?shù)兀瑓f(xié)助修筑邊塞及拓寬商道。
確如公孫歂所料,夫甘都盧的諸多王公貴族及其親眷都得以歸化入漢,除卻家族主事者要如素昂般留在當(dāng)?shù)兀溆嗉揖旖允羌娂娺w入漢境,打散到各郡縣。
尋常的夫甘都盧百姓卻是沒這等待遇了,漢廷公府批復(fù)的歸化名額未過萬,等若二十個(gè)夫甘都盧人僅有一人能得歸化,余下者實(shí)則變相淪為了漢人的奴隸。
只不過,漢廷對識趣的外族反倒不好痛下狠手,故雖未讓夫甘都盧的平民冊入民籍,卻也沒冊入奴籍,更未大肆屠戮夫甘都盧的老幼婦孺,僅是征了精壯男丁服徭役。
換后世的話說,這些夫甘都盧人皆是沒有漢籍的黑戶,地位雖比奴隸高些,卻也無法以漢人自居,無法遷居入城邑,更遑論在城中購宅置地。
仰光郡特地劃出十余塊沿海地界,將這些黑戶盡皆打散遷徙。
依照漢廷政令,南方數(shù)郡皆是不得隨意農(nóng)墾,不得擅自營造工坊,十余萬夫甘都盧人僅能靠替仰光郡的漢軍和漢商做事,才能繼續(xù)維持生計(jì)。
好在仰光乃大漢與巽加通商的重要窗口,海陸商貿(mào)皆是興盛,又有邊軍和水師艦群輪駐,各處民用碼頭乃至軍港,皆是不缺事做的,包括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你們懂的。
橫貫中南半島的陸地商道,連通著胥浦和仰光兩郡,過往漢廷限于人力有限,又因哀勞和雒越未定,故沒花大力氣造橋修路,現(xiàn)今自是不宜再拖延,夫甘都盧征到的役夫,有半數(shù)就投入到了商道的拓寬修葺。
余下的半數(shù)役夫,則是調(diào)往若開山脈的洞鴿山隘,在隘口東端修筑塞城,與隘口西面的巽加塞城遙相矗立。
巽加君臣聞得漢廷此舉,卻是不憂反喜。
巽加從未有東擴(kuò)之心,過往是覺夫甘都盧乃蠻荒之地,待得大漢設(shè)置仰光郡,就更是不敢興兵東顧了。
暴虎在側(cè),沒撲上來咬你,就該謝天謝地,難不成你還要去捋一捋虎須,摸一摸老虎屁股?
巽加昔年之所以在山隘西口筑塞囤兵,本就是為防備漢騎經(jīng)此犯境,此時(shí)見得漢廷在山隘東口也修筑塞城,貌似也無心西擴(kuò),自然是更為安心些的。
這是種頗為天真美好的僥幸心理,卻是現(xiàn)今巽加君臣最真實(shí)的心理寫照。
巽加儲君普林達(dá)卡是出使過大漢的,親眼見識過漢地繁華,漢軍壯盛,深知巽加絕非大漢之?dāng)常舴莾蓢就吝h(yuǎn)隔萬里,漢廷怕不是早就出兵覆滅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