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明,是漢武帝一生最大的歷史功績。
“略疏文采”的漢武帝,通過建立太學,為中華民族的未來貢獻了無數“風流人物”。后人每每稱頌武帝的雄才大略,卻獨獨不提太學,豈不可笑?
按照歷史的軌跡,九年后劉啟駕崩,年僅十六歲的劉徹將登上帝位,掌控大漢。
劉徹腦海中的書庫里,有著未來兩千多年最精華的知識體系,但要將它們變為現實,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對于劉徹而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但人才的培養并非一蹴可就,九年的時間,即使換成后世的填鴨式教育,也才剛剛完成義務教育。若不早些創立太學,待到劉徹登基再做,便會浪費寶貴的九年。
足足九年啊!
新中國初期的每個五年計劃,生產力都能躍上新的臺階。
劉徹等不起,也不想等,索性冒險一試,加速推動太學的建立。
幸運的是,他成功了!
學術瘋子衛綰在見識了劉徹的曠古絕今的才華后,不在乎長幼輩分,端是每日對劉徹虛心求教,大有達者為師的傾向。
師有事,弟子服其勞。
崇尚黃老之術的漢帝劉啟和竇太后,在衛綰的鼓動和堅持下,終是應允在長安城南劃出一地,設立太學,用來傳播黃老之術。
太學中設五經博士五十名,教授《老子》、《莊子》、《管子》、《韓非子》和《黃帝四經》(即《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四部)。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太學生入選,內由太常(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負責選擇,外由郡國察舉。
這固然與劉徹心中的太學還有很大差距,但至少是個重要的突破口。將來可在不引發保守勢力強烈對立情緒的情況下,慢慢加入律學、書學、算學和格物學。
其實在后世的兩千多年中,儒學也是經過了慢慢演化,逐漸融合和各家學說。儒家文化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它強大的融合性。
而具有強烈排他性的黃老之學,在后世的研究中,也被慢慢的改造過了。劉徹腦海中的各種典籍,完可以堆砌出一大批類似衛綰之類的一代文宗。通過他們巨大的威望和崇高的地位,潛移默化的將黃老之學改造為后世所謂的新儒學。
至于最后改造出來的學說,是叫新黃老之學,還是叫新儒學,不過是名稱上的差異罷了。其實質上就是經過兩千多年進化后,兼容并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后的中華民族文化。
要知道在歷史上,漢武帝上臺后推行的建元新政,引發了竇太后為首的黃老學派強力圍剿,以失敗告終。由此引發的強烈政治風暴,幾乎導致武帝的皇位不保。甚至到竇太后去世,武帝還花了好幾年,做足了準備,才敢搞獨尊儒術那一套。
這就是劉徹作為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對形勢看得清,方向把的準,潤物細無聲。根本不需要和竇太后硬捍,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出面,衛綰這些學術泰斗都會站出來為改革搖旗吶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