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曰炎炎,景帝眼見邊塞大局以定,激奮之余,只覺疲憊不堪。長達數月的高度精神緊繃,對于頑疾纏身的他,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驪山甘泉宮乃是避暑療養的圣地,簡直是在萬眾期盼下,景帝終于帶著老婆孩子移駕甘泉了。而朝堂的重臣們,也隨即紛紛逃離蒸籠般的長安城,享受這難得的假期。
南山下的皇家休閑山莊,早已住滿了長安顯貴及其親眷。晚到的朝臣們壓根無法入住,免不得被家中的河東獅吼上幾嗓子。
江都王劉非原也預料到盛夏的來臨,會造成客滿的情況,卻絲毫沒有擴建山莊的打算。用太子劉徹的話來說,山莊要做到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不是爛大街的便宜貨色。
于是乎,長安權貴們的地位高低,權勢大小立見分曉。大多早已入住山莊的中小貴族,自覺自愿的把住處讓了出來,能不能討好大貴族且不說,莫得罪了他們便已是謝天謝地。
諸位皇子倒沒有這些煩惱,他們在人工湖畔都擁有各自的三層小樓,依山莊的獨特用語,這叫獨棟臨湖別墅。整個山莊,此等高端別墅不足二十幢,可謂樣式各異,獨具匠心。
營建圖其實來自于劉徹平時休閑時,信手畫下的雜糅后世中西建筑風格的涂鴉之作。偶然被劉非瞧見后,驚嘆不已,當即帶走命工匠依圖營建。
這可苦了大漢工匠,劉徹壓根就只畫了外觀圖。他本就不是學建筑的,哪里懂得其中的奧妙,也從未想過要讓人把它們營建出來。對于劉非這種自作主張的行為,他也無暇理會,也并不看好,巴洛克拱頂和哥特式拱頂,都不是那么好建的,何況他們根本不曉得內部構造。
然而當劉徹早已遺忘此事時,劉非竟興奮的告知他,十余幢別墅竟然部營建完畢,還詢問他有沒有新的外觀圖。
劉徹將信將疑的微服出宮,親自到皇家休閑山莊欣賞了一番,對這種遠看像教堂,近看像城堡,進去看像酒店的建筑驚嘆不已。劉徹心中不由感嘆,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山寨的能力更是無與倫比,或許應該稱之為文化融合。
別墅建好了,總是要住人的。早已眼巴巴盯著的諸位皇子,自然一人一幢,連帶劉徹的小姨王夫人王兒姰膝下的四位小皇子,也都事先預備下,整好十套。
如今景帝的十四個皇子,分成兩派,涇渭分明。廢太子劉榮哥三都是栗夫人所生,自然對唯劉徹馬首是瞻的十個皇子恨之入骨,可謂水火不容。劉非從未考慮要分給他們任何好處,免得讓劉徹惱怒,還平白攤薄了收益。
剩余的數幢別墅可就不好分配了,即便劉非大肆宣揚,試圖賣出高價,卻訝異的發現,壓根無人前來洽詢。想來也是,如今這臨湖別墅,隱隱成了頂級權貴的象征,在世家豪門云集的長安城,誰敢當這出頭鳥?
即便是太后的胞弟竇浚和皇帝的阿姊館陶公主,都不敢吭氣,免得沒來由招人嫉恨。倒是老宗正劉通毫不避諱,花了千萬錢購入一幢,此番前來避暑,還真就拖家帶口的住了進去。
劉非滿心無奈,搞不懂好好的一樁買賣,咋就弄出了政治事件。眼看政治斗爭不息,別墅鐵定是賣不出去了。所幸依著太子劉徹的意思,勻出兩幢,開了風致館和雅趣齋,希望至少能掙回本錢。
風致館和雅趣齋,其實辦得也就是琴棋書畫,滿足一下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只不過受眾不同罷了。… abc小說網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風致館接待的都是朝臣和學究本人,放眼望去盡是中老年的雄姓動物。常常能見到幾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圍坐在棋盤邊對弈,一壺山莊特制的新茶,便能喝上大半天。還有湖邊亭子內捧著線狀書,埋首經典的老學究,更是連茶水都顧不得喝。
掉進錢眼里的劉非見狀,心中滿是悲憤。這些老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