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六十三年,丙申。
年節到來,大漢君臣普天同慶,長安城內爆竹聲聲,除舊迎新。
臘月時,權貴們再度從皇室實業獲得巨額的紅利,秋季落成的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成為皇室實業今歲最大的營收來源。
成摞的潔白紙張由新華書局代為販售,以刀計數,每刀百張。皇室實業還不斷刊印出各式新書,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野史軼聞,乃至女子最愛的言情話本,幾乎無所不包。
不到半年間,非但將興建作坊的成本盡皆回收,更賺取了數以億計的貲財。
聯合制衣也向入了份子的貴婦們發放了大筆紅利,至少都有千萬錢。
貴婦們雖是眉開眼笑,卻也沒太多意外,畢竟江都王妃楊綺羅會按月將那甚么財報公布于眾,她們早曉得聯合制衣盈利頗豐。
尤是年節之前,百姓們紛紛添置新衣,聯合制衣的三色成衣物美價廉,自是供不應求,即便作坊內的匠人晝夜不停的趕工,讓清河百貨代為販售的成衣仍是盡數告罄。
清河百貨如今已在關中各郡的郡治皆設了鋪面,并正籌劃著在中原各郡也增設鋪面,太后母族的名頭還是很好用的,各地官府和世家大族皆會暗中給竇氏行些方便,能省不少事。
竇憲跟著國舅田勝學了不少經營產業的本事,與之交情頗深,儼然已是稱兄道弟。
他與阿父竇浚商議過,在太子殿下劃設的那處長安商區盤了塊地,待得開春后,便請田氏商團的營建工坊為清河百貨興建個總部,形制規模與田氏商團的總部相同即可。
太子劉徹知曉此事后,對竇氏的知情識趣分外滿意,又想著長安商區雖已入駐了四大商團,但是不夠,建立商貿區是為形成群聚效用,優質商家應是越多越好。
只可惜大漢臣民不懂他的心思,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得想個辦法進行政策宣傳,向臣民傳達他的指示精神,劉徹沉思良久,卻毫無辦法,總不能每次有甚么新想法便重新將那本漢帝語錄改版刊印吧?
劉徹召來掌印太監孫,詢問他這大宦官有甚么好主意,畢竟在皇帝老爹身邊服侍了數十載,閱歷見聞豐富得緊。
孫略作沉吟,便是道“聽殿下所言,與各郡國派駐于長安的邸舍諸官所掌職守頗為相似。”
劉徹不由眼神發亮,忙是細細詢問,這才曉得漢朝也有類似于后世各省的駐京辦事處,名為邸舍。
大漢各地郡國皆在長安城設有邸舍,且在邸舍派駐官吏,定期將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后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驛道傳送給各郡太守。
這應該就是后世朝代所謂的邸報了!
“何必讓各郡太守費心搜集政情,索性朝廷直接發行邸報好了。”
劉徹眸光熠熠,先整份后世華夏的內參,向朝臣和各級官府傳達政情,日后再尋個合宜的時間辦份官方報紙,引導民間輿論,還愁他的指示精神難以貫徹落實么?abc小說網 ~最快更新
劉徹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想到就盡速去做。
他召了御史中丞張騫入宮,將發行邸報之事交由他去辦,畢竟御史中丞掌殿內蘭臺,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負責典校秘書或撰述,帶有后世秘書處的職能。
張騫乃是劉徹親手栽培起來的,曾隨侍多年,不難領會他那些頗為新奇的想法,出于謹慎復又出言詢問了幾句,便是躬身應諾,即刻去召集蘭臺屬官,將相應事宜分別交辦下去。
過得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劉徹以皇帝老爹的名義頒布詔令,日后將由殿內蘭臺刊印邸報,向朝臣及各郡縣秩俸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員發放。
漢朝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