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六十四年九月,帝國科學院在成立將滿一年之際,出現了首位獲得皇帝封爵的屬官。
遺孤內院的農學先生耿老漢,破格拔擢為帝科院農業研究所的博士,他本是出卑微,有姓無名,得皇帝賜名耿忠,并封了五大夫的爵位。
漢承秦制,設二十等爵位,用以獎賞有功的臣民。
五大夫為二十等爵的第九級,高于二十等爵中第五、六、七級的大夫、官大夫、公大夫,號為“大夫之尊”,雖不是擁有食邑的高爵,但可使其本家子弟免役。
耿老漢之所以獲得爵位,乃是因他帶領農學院的學子們花費數年功夫,終于在遺孤內院的官田成功實現了一項新農藝——麥棉復種。
復種是指在同一耕地上每歲種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可分為旱地復種和水田復種兩大類。
關中多種植粟禾或小麥,水田較少,故較為適宜旱地復種。
劉徹為穿越眾,曉得關中的光照條件優越,是后世華夏重要的棉花產地,然大漢朝臣視白疊子為“谷蔬之禍”,認為廣泛種植白疊子會侵占農田,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動搖國本。
劉徹倒也不覺得這想法有錯,畢竟大漢農田的畝產尚遠低于后世水準,大范圍種植棉花此類經濟作物確實會影響糧食產量。
好在后世農學家們已找到兩其美的解決方式,就是在溫帶區域采用棉麥一年二熟的復種模式,大江以南的不少亞帶區域更可采用稻棉麥復種的一年三熟復種。
只是這棉麥復種需選取和培育合宜的棉種,關中的冬小麥在月間種植,來年三四月間收割,故與之復種的棉花品種生長期需配合著前后兩季冬麥種植的間歇期。
所幸大多棉種的生長期只需百左右,且關中各郡縣光照充足,棉花種植期還能再短些,即便加上農人種植和收獲所需的時間,五個月是足夠的。
劉徹曉得棉麥復種在后世華夏是極為普遍的耕作模式,但在農業技術頗為落后的大漢能否做到,他心里終究是沒底。
好在這項農藝不需要甚么高科技,只需不斷的試種,擇取和培育合宜的棉種即可。大漢固然沒有真正的農業學家,可劉徹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遺孤院在南山腳下擁有大片官田,采用最笨的列舉排除法,讓遺孤內院的農學先生們劃出大量實驗田,不斷培育和試種棉種。
百余塊實驗田,整整耗費五年光,終是在去年選定最合宜的棉種,今歲三月的天災過后,于四月間在南山腳下的官田試種百頃。
今年八月末,劉徹特意微服出宮,前往南山察看試種結果。
望著遍野潔白如雪的棉桃,劉徹不由感慨萬千,這是農學院的一小步,卻是大漢農業的一大步。
發展農業比發展工業更為艱辛,物種的優勝劣汰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培育良種亦得遵守自然規律,不可能如工業那般跳躍式前進。
朝堂之上,劉徹將白疊子正式更名為棉花,并將棉麥復種的農藝及今歲南山棉田的產量宣之于眾。
朝臣起先本是將信將疑,但看過記錄著棉田種植過程和畝產的冊薄后,皆是眼神大亮。
百傾棉田,平均畝產近愈二百斤,且絲毫不影響冬麥種植!
朝臣們平雖著錦繡華衣,對白疊子……棉花制作的衣物沒甚么念想,但并不代表他們不曉得棉花為何物。朝廷雖不許尋常百姓種植棉花,但不少權貴世家私下小范圍種植,做成白疊布,供家老和管家制衣,以便與著本色麻衣的庶民區分。
二百斤棉若用來制作白疊布,再裁剪制衣,除卻各式損耗,怎的也能制成百件深衣。
朝臣們家里的婆娘可都在聯合制衣入了份子,那甚么每月財報也是看過的,麻制深衣的售價多為百錢。
田氏商團旗下近來已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