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群臣心下惴惴不安,正等著皇帝陛下出手清洗散播謠言的世家大族,卻突是驚悉,陛下將于八月中旬親率大軍北上,巡狩漠南草原。
他們尚不知曉,劉徹此番領(lǐng)軍離京非是真為巡狩,而是御駕親征。
太壽宮內(nèi),太上皇劉啟執(zhí)著匈奴國書,面色分外沉郁。
軍臣單于將在今秋設(shè)庭于漠南草原,舉行蹛林大會,邀漢國皇帝前往會獵。
蹛林大會乃是匈奴族的盛會,將稽查各氏族部落一年中戶口和牲畜增殖情況,核實軍隊數(shù)量,并征收賦稅,故匈奴所有部族皆會參加。
漢五十八年的秋季,匈奴亦曾蹛林云中,想以大軍壓境之勢,逼迫大漢向其進貢大量錢糧布帛,更想讓年幼的南宮公主前往匈奴和親。
豈料偷雞不成蝕把米,匈奴單于庭的數(shù)十萬大軍非但飲恨雁門關(guān)下,更被漢軍趁勢反擊,殲滅匈奴樓煩王和白羊王,將燕北與河朔盡皆收復。
九年來,匈奴在與大漢的戰(zhàn)爭中屢屢慘敗,只能退守漠北,修養(yǎng)生息。
劉徹真是沒想到,匈奴居然能用短短數(shù)年,便可從右部覆滅,左部重挫的情形下,迅速恢復元氣。
北方的游牧民族,生命力果然如牧草般頑強啊!
匈奴左右賢王集結(jié)二十萬鐵騎南下,將烏桓諸部堵在漠南草原東部的烏桓山脈,至今已將近四個月。
匈奴單于庭至少尚有二十余萬鐵騎,再加上烏孫昆莫獵驕奢帶去的五萬鐵騎,必定超過三十萬。
況且蹛林大會時,匈奴各部族皆齊聚漠南,即便不算外族奴隸,光是匈奴族眾就近愈百萬之眾。
對馬背生,馬背死的匈奴人而言,雖談不上民皆兵,但這百萬族眾若皆騎馬彎弓,可也不是甚么烏合之眾啊。
過往軍臣單于在族內(nèi)有左右賢王掣肘,無法傾盡力攻伐大漢,如今敢下這封挑釁意味濃厚的國書,想是已和左賢王達成共識,先要齊心對付大漢了。
即便漢軍不出塞應戰(zhàn),有備而來的匈奴大軍也必定會力攻擊大漢邊塞,數(shù)千里關(guān)墻怕是會處處烽火。
劉啟恨聲道“長安謠言四起,果是匈奴在暗中作亂啊。”
劉徹頜首道“嗯,應是中心説那老賊的手筆無疑,想是要在匈奴大軍南侵前使我大漢朝堂動蕩。”
劉啟皺眉道“京畿內(nèi)的匈奴細作皆已拔除了?”
“或許尚有些漏網(wǎng)之魚,但也掀不起甚么風浪,此番鬧出這等亂象,主因還是那些不安分的世家大族。”
劉徹聳聳肩,頗是無奈道“只因兒臣沒早早納妃,教他們等不及,非要在阿嬌身上做文章,反倒教匈奴細作利用了。”
劉啟不以為意道“如此也好,若真讓這些世家的女子入宮為妃,再誕下天家子嗣,日后怕又要出個野心勃勃的外戚。”~abc小說網(wǎng)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外戚現(xiàn)今倒是掀不起甚么風浪,兒臣只怕鬧得宮闈不寧,何況兒臣年歲尚幼,若有嬪妃誕下子嗣,這儲君之位……”
劉徹意猶未盡,卻也沒再往下說。
劉啟卻是會意,他雖頑疾纏身,卻也是年近五旬方才禪位,劉徹現(xiàn)下虛年未滿二十,若過早立下儲君,只怕不是甚么好事。
“儲君可以晚立,但多多延續(xù)天家血脈亦是帝皇的本分。”
劉啟擺了擺手,若不讓嬪妃多孕育子嗣,怎能挑出可繼承社稷的儲君。
劉徹不欲多談此事,便是轉(zhuǎn)了話頭“兒臣此番領(lǐng)兵出征,還需再勞煩父皇臨朝視政,坐鎮(zhèn)朝堂,免得有屑小作亂。”
“朝堂無需你掛心,倒是匈奴大軍不好對付,你需小心謀劃才是。我大漢覆滅匈奴右部,又驅(qū)使烏桓諸部出兵重創(chuàng)匈奴左部,反倒是成了軍臣單于,讓其得以整并匈奴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