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和巴魯的身后,復又輕笑道“朕也不會讓爾等白白為大漢效力,朕欲在遼東塞外也筑起一座京觀,只是尚缺不少首級。”
他頓了頓,繼續道“不若這般,朕準允你烏桓各部從右北平的塞北借道,且在遼東塞外為烏桓開放邊市,除卻讓漢商向你烏桓出售貨物,朝廷更會以萬錢每口的價錢購買精壯奴隸……亦會以千錢每首購買頭顱,男女老幼皆可,朝鮮,匈奴,鮮卑,總之但凡不是我大漢子民,其頭顱皆可換取貲財,如何?”
烏桓貴族皆是眼神大亮,齊齊點頭應下。
現下匈奴遭到重創,大漢塞北除了鮮卑族能稍稍與烏桓抗衡,旁的東胡部族壓根就不值一提,若再算上半廢的朝鮮,各族屬民加總怎的都有百萬之數的。
若憑借十萬烏桓騎射征伐各族,且不提能擄到多少精壯奴隸,光是向漢廷賣首級,都能獲取數以十億計的貲財。
劉徹曉得財帛動人心的道理,也曉得大漢邊市對烏桓各部的重要性,能用錢財削弱塞外蠻夷,買得邊陲安寧,減少漢軍傷亡,是極為劃算的。
大漢不差錢,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算大事。
“待你等出兵征討朝鮮,朕還會命遼東太守竇嬰向你烏桓各部低價出售糧草和兵械。”
劉徹又是拋出更大的誘餌,對于缺銅少鐵的烏桓人而言,即便是漢軍汰換的兵械,也是難得的利器。
現下大漢的鐵業整合已步入預定軌道,諸多冶煉工坊的匠師們逐步吸納少府傳出的冶煉技巧與合金配方,正處于不斷嘗試各類新工藝,以累積經驗,推陳出新的發展階段。
旁的且不論,光是鋼鐵的產量和品質就有大幅提高,雖還暫時無法鑄造出無縫炮管和槍管,但鍛造出的兵刃已達到較高的水準。
劉徹身為穿越眾,曉得這些兵刃已是大漢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所能鍛造的巔峰產物,除非冶金業整體大幅提升,甚至要等到機械鍛壓工藝的出現,才能鍛造出更為精良的兵刃。
因而劉徹打算對大漢的朝廷軍和邊軍皆進行大幅換裝,汰換下的老舊兵械除卻弓弩要銷毀,旁的刀槍劍戟若是回爐重鑄未免太浪費了,倒不如轉賣給烏桓各部,讓他們替大漢征討北方外族算了。
當然也僅限于老舊兵刃,盔甲是絕對不準允外流的,非止劉徹是這般做,華夏自古皆對外族禁售鎧甲,比對兵刃的管制更為嚴苛,畢竟這是華夏對夷狄的最大優勢所在。
匈奴氣焰最盛時,其將士仍是多批簡陋皮甲,蓋因打造金屬盔甲分但要耗費大量銅鐵,更需要極高的鍛造工藝,遠比制作兵刃要難得多。
饒是如此,烏桓貴族們聞得可從遼東邊塞獲取大漢的兵械,已然大喜不已。
尤是野心勃勃的赤勃候巴魯,想要壓倒忽都和薄奚部,成為烏桓王,就必須裝備起更多的赤勃部將士,精良的兵械自是必不可少的。
大漢皇帝雖說會低價出售,但也絕不便宜,想要獲得足夠的數量,必得耗費大量貲財。赤勃部的底蘊遠不薄奚部,家底尚顯微薄,唯有出兵擄精壯,取人頭,賣給漢廷,方能購置大量兵械。
劉徹見得他們喜形于色,曉得目的已然達成,便是擺手道“爾等速速率軍回返烏桓山脈,朕明日亦要班師。爾等切記,朕不愿再看到有任何外族在漠南草原牧馬,包括你烏桓各部,若烏桓子民要放牧,就到烏桓山北麓去,可是醒得么?”
烏桓貴族們自是紛紛頓首應諾,起身告退而去。
他們翻身上馬后,溜得比兔子都快,也不知是急著回去整軍準備征討各族,還是怕大漢皇帝突然改了主意,將他們盡數斬殺在此。
總之近百名烏桓貴族縱馬疾馳,片刻便沒了蹤影,劉徹也懶得再派漢軍將士隨行,他不信烏桓各部敢在此時反水,京觀可在這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