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觸犯大漢的“核心利益”,想來大漢皇帝也不會喪心病狂到不遠萬里的勞師遠征……吧?
如此種種,大月氏君臣曉得出兵侵擾大夏乃是作死,然身為不擅耕作的游牧民族,想讓族人過好日子,不讓將士們打草谷是不行的。倒不是說族人會食不果腹,只是若不劫掠外族,非但貴族享用不到奢侈品,將士們的兵械又從何而來?
學挖礦,學冶鐵,學鑄造兵械,就憑區區數十萬逐水草而居的牧民?
不可能的!
唯一能搶的,就是東北的大宛,而要想肆意劫掠大宛,甚至徹底征服該國,就必得和強大的康居抗衡。
大月氏君臣解決了白山以北的匈奴殘部,商討多日,終是想出個好法子,故才派遣使團前來長安。
張騫對此倒是知之不詳,即便大漢細作再厲害,也非真能手眼通天,將大月氏君臣暗中商議之事打探得清清楚楚。
接見大月氏使臣,聽罷他的建議,或可說是懇求,張騫不禁有些發愣,曉得此事甚大,非他所能擅自決斷,故而笑意盈盈的收下使臣奉送的厚禮,應諾會替他向皇帝陛下多說好話。
大月氏使臣聞言,已是大為欣喜,也不強求張騫即刻應下此事,畢竟這事除了大漢皇帝,怕是誰說了都不算數的。
即便張騫敢應,他也不敢信啊。
張騫送走大月氏使臣,忙是入宮求見皇帝陛下。
宣室殿內,皇帝劉徹邊是批閱成摞的奏章,邊是聽張騫講述大月氏遣使來意。
僅是聽得大半,劉徹便是停下筆,抬眸看向張騫,訝異道“借道?”
張騫躬身道“不錯,大月氏欲請陛下準允,讓祁連山南的月氏部族可借道西域,遷往大月氏。”
“嗯……”
劉徹微是頜首,沉吟片刻,復又問道“羌騎與胡騎多年來不斷劫掠祁連山南的諸羌和月氏各部,現下尚有大部月氏殘余?”
張騫身為大行令,對月氏和諸羌的境況也從未忽略,無需多作思索,便是道“胡騎與羌騎遵照陛下旨意,近年不再對諸羌和月氏斬盡殺絕,出兵劫掠時多只是擄掠精壯男子,留下女子和孩童,以免……竭澤而漁,故諸羌牧民約莫還有十余萬口,月氏則更多些,各部族加總,其族人應仍超過二十萬。”
“嗯,若是將月氏人放走,非但日后少了奴隸來源,更讓騎軍將士少了練兵的途徑,只怕會心生懈怠啊。”
劉徹鳳眸微闔,不斷權衡利弊得失,若他想徹底清剿祁連山南的諸羌和月氏,漢軍幾可不費吹灰之力的誅絕他們,然漢軍也就失去了高原實戰演訓的對象。
后世美帝軍事力量的強大,非止于科技優勢,更因其不斷的挑起戰爭,進行實戰練兵,華夏軍隊卻多年正經沒打過仗,兩國若真爆發軍事沖突,華夏軍隊無疑會吃不小的虧。
更讓劉徹遲疑的是,祁連山南的月氏諸部無疑對大漢恨之入骨,若是放他們遷往大月氏,讓昔年分裂的月氏得以重新合族,將來逐漸做大的月氏人,對大漢會是何等態度,可就不得而知了。
劉徹揉了揉眉心,出言問道“依你之見,大月氏為何急著歸攏過往分裂出去的族人?”
張騫早已料到陛下會這般問,也已仔細思量過,隨即答道“回陛下,微臣以為,大月氏應想壯大自身,以抗衡康居。”
劉徹揚了揚眉梢“繼續往下說。”
張騫追隨劉徹多年,曉得陛下是初步認同他的揣測,故才有興致聽他往下說,不由松了口氣,繼續道“康居軍力壯盛,據細作呈報,大宛多年來向康居和大月氏皆是納貢,耗貲頗巨,近年已隱隱不堪重負,隱有歸附康居,抗拒大月氏之意。”
劉徹不由頜首認同,康居最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度,屬民雖僅有五十余萬,卻足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