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實則國力再強也有限,且大部分聚居在南部農耕區,故在猝不及防下,南部遭遇重創后,短時間內壓根無法征調足夠的軍力抵御大月氏的舉族之兵。
眼見大月氏勢如破竹,諸多康居大城接連陷落,王都卑闐城亦危在旦夕,康居君臣豈能不急?
康居王邊是急召北部游牧區的駐軍馳援王都,邊是遣使向安息帝國求援,甚么條件都答應,大筆財貨,割城獻地,甚至……“割讓”大宛。
有趣的是,大月氏和康居皆在大宛人毫無所知的情況下,將其“割讓”給大國,以換取自身的利益。
此戰無論誰勝誰敗,大宛的滅國幾是定局,至少會成為大國真正的附庸國,任宗主國予取予求。
此乃弱國悲哀之處,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對于康居的求援,安息帝國的君主米特里達梯本有些躊躇,蓋因大漢陳兵于大夏西部邊陲,牽制安息的意圖頗為明顯。
米特里達梯是個有為明君,且頗具軍事才能,否則昔年也不會將塞琉古帝國打得大敗虧輸,主動向安息求和,老老實實的割讓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作為優秀的軍事家,米特里達梯很清楚安息帝國雖是愈發強盛,然軍力仍難于東西兩面的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抗衡,這也是他近年不再西征或東擴的主要原因。
若非羅馬帝國正忙著鎮壓西西里的奴隸叛亂,大漢帝國又相距萬里之遙,安息帝國豈能似如今般安穩?
然而作為野心勃勃的君主,米特里達梯想繼續開疆拓土,想獲取更多的奴隸和財貨,讓他治下的安息帝國更為強盛,成為真正可與大漢和羅馬并駕齊驅的強盛帝國。
不得不說,史上的米特里達梯確實做到了,在其后的數百年間,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大漢帝國,并稱當世的四大帝國。
若史上沒有大月氏覆滅大夏后建立起貴霜帝國,或許安息帝國還會更加強盛,甚至會因不斷東擴而與大漢帝國在西域接壤,指不定會爆發何等驚世對決。
然這都是假設,前世的歷史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今世卻又被劉徹這穿越者徹底改變了其進程。
去歲重陽,漢軍南征巽加,連帶四萬烏桓騎射亦拔營而去。
安息君臣聞得此等軍情,驚愕之余亦不免欣喜,君主米特里達梯更是覺得大漢未免太過托大。
二百余年,馬其頓帝國何其強盛,亞歷山大大帝何等武勇,輕松覆滅了古老而龐大的波斯帝國,卻在身毒陷入久戰不止的泥淖,最終只得撤兵西歸。
大漢帝國想憑十余萬騎兵就征服巽加王朝,也未免自視太高,絲毫不將身毒霸主看在眼里啊!
若巽加王朝真是這般好欺負,與之臨近的安息帝國早就發兵攻占這個“遍地是黃金和香料”的富饒國度了。
米特里達梯錯誤解讀了大漢的戰爭意圖,也就錯估了漢軍的使命和戰略,故覺得漢軍即便不大敗而歸,也必陷入經年苦戰,最終無功而返,且元氣大傷。
身為一國之君,錯估國際情勢無疑是極為危險的。
英明武勇的米特里達梯,經過數月的仔細謀劃,終是決意出兵援救康居。
按理說,安息帝國只要發兵東侵媯水北岸,直搗大月氏老巢,就能解康居之危,然米特里達梯卻是悍然揮師北上,進入康居南部。
沒錯,米特里達梯的胃口很大,他想要的不止是大宛,而是要趁勢將康居和大月氏也都給滅了!
要曉得,康居的屬民雖少,然其疆域廣袤富饒,相當于半個安息帝國的領土,若能攻占康居,對米特里達梯是何等的豐功偉業?
對任何熱衷于開疆拓土的帝皇,這都是難以抵御的誘惑。
然而米特里達梯不理解漢人對“誠信”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