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劉沐自幼與皇叔劉乘親近,愛屋及烏下,對他的兒子亦是喜愛,雖比不得張篤,公孫愚和劉孝劉悌兄妹倆,但在同輩的皇親國戚中也算另眼看待了。
若非如此,小劉究也不會見得太子族兄便急著近前,想跟劉孝和劉悌爭寵了,適才與他們玩耍嬉戲的孩童們雖也是與天家血緣甚近,卻是不敢似三人這般向太子殿下撒嬌。
嗯……公孫愚是例外,他自幼抱太子表兄的大腿抱慣了,馬屁拍得很順溜,壓根不憂心“失寵”的,此時只是賊兮兮的笑著看三個小屁孩爭寵。
劉究才虛年四歲,雖長得肉乎乎的,然自幼習武的劉沐單手將他抱在懷里,絲毫不覺費勁,正要用另一只手捏捏他的小臉,卻不經意瞧見他那三輪小車的輪胎有些特殊。
輪胎,乃是近年才廣為大漢臣民熟知的新詞,追溯其起源,應是六年前,皇帝劉徹為皇子劉沐造了架三輪腳踏車作為玩具,皇后阿嬌看著新奇,又央著他造了可供她乘騎的車子。
劉徹順手就將雙輪腳踏車制作出來了,因當時的鋼鐵質量和鑄造工藝限制,大漢的首架腳踏車沒采取鏈條式的后輪驅動,只采取簡易的前輪驅動,且沒有剎車裝置,得靠腳剎車,且在車輪外沿加以膠漆固化作為緩沖,避免乘騎時太過顛簸,在沒有橡膠的年月,也只能湊合著做這類實心且不甚耐磨的膠漆車胎,勉強也能稱之為輪胎吧。
皇后阿嬌也就圖個新鮮,騎著玩了些時日,便是沒甚么興致了,畢竟她自幼喜好騎馬射獵,體驗過縱馬狂奔時的風馳電掣,再騎這簡易版雙輪腳踏車,除了玩個新奇,滿足向姑嫂妯娌們炫耀的心思,實是沒有多大玩頭。
即便是劉沐,隨著年歲漸長,學會騎馬后,也鮮少再騎腳踏車,將昔年父皇親手為他打造的那架玩具三輪珍藏起來。
旁人卻不是這般想的,尤是諸位親王妃,早是得了各自夫君的提醒,若是入宮時見得甚么新奇物件,回府后務必跟他們說說。
多年前,尚為太子的劉徹就要求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向少府看齊,建立起自有的研發體系,且不再無償向這兩大商團新科技和新工藝。
兩大商團作為大漢最為龐大的私有企業,就該逐步脫離對他和少府的技術依賴,甚至不能完仰仗朝廷的政策扶持,否則日后仍是無法在最大范圍內擁有企業經營的獨立性。
兩大商團的發家史,處處的存在著劉徹的手筆,驟然想要“斷奶”,無疑是極為痛苦的,奈何劉徹心意決絕,尤是在登基為帝后,更是不再涉入兩大商團的經營方略。
不敢說對兩大商團和其余商家皆一視同仁,至少在少府每每要對民間釋出新的科技和工藝時,兩大商團也是要花錢購買的,不少時候還須參與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
這倒沒甚么,兩大商團不差錢,關鍵是有些技藝是有錢也沒處買的。
要曉得,長安商區已劃設了十六載,再不似昔年般只有兩大商團,四大商團,現今包括發展迅猛的永和商團在內,已有百余大商家進駐長安商區,且不是簡簡單單的購宅置地。
隨著大漢工商業蓬勃發展,尤是對外貿易愈發興盛后,各行各業的漢商漸漸組織起各種形式的商會組織,統一制定貨物價格,收集國內外市場情報,解決行業內部糾紛爭端,避免惡意競爭。
有四大商團作為先行典范,漢商們漸漸察覺出想將產業做強做大,充足的資本是最重要的前提,否則便連競標都標不過大商家。
合伙入股,建立起大商團,非但能從錢莊中獲取更多的借貸款項,更能執行業之牛耳,且獲得官府更大的扶持和重視。
于是乎,諸多漢商紛紛向四大商團偷師,將合資入股的條陳制定分明,劃分了諸多東家的份例,預先定下每歲分紅等諸多細則,便即籌組起諸多大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