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多,品質好,數量充裕,多是將將夠用罷了,畢竟漢廷近年軍費開銷很大,不可能肆意浪費大量造價昂貴的軍用成藥。
在后世,清涼油和十滴水雖是價格低廉,然在現今的大漢,大批量配置的成本還是很高的,機械化生產和人工配置的成本支出是完不能相提并論的。
大漢的禁軍,騎營,水師,邊軍加起來,已近愈百萬將士,若再算上各郡縣服役的府兵,怕是要超過兩百萬,若每人都如五大精銳騎營將士般配齊各種軍用藥,每歲軍費填進去都不夠。
為避免浪費,大多數漢軍軍伍皆是由軍醫統一掌管藥物的保存和發放,雖也算充裕,但也不會留有太多富余。
烏桓騎射非是漢軍,壓根就沒有攜帶甚么軍用藥,隨漢軍集結到仰光后,太尉府才臨時為他們調撥了一批軍醫和藥品。
因著時間倉促,難以從京畿運達,只能先從嶺南郡調用府兵常備藥物,偏生嶺南郡的府兵本就極少,倒是胥浦城的邊軍挪出了部分成藥,送到了仰光。
饒是如此,四萬烏桓騎射攜帶的清涼油和十滴水還是嚴重不足,此時突然爆發了大規模中暑,身為主帥的衛青也只能讓人從細柳騎營抽調部分藥物去為他們醫治。
前提是,必須讓細柳將士們留下足夠的藥物,有備無患,衛青不會傻到讓細柳將士傾盡所有去救治烏桓騎射。
烏桓騎射若是出現重大傷亡,他在戰后或許會被罷官去職,然若細柳將士抑或其他漢軍騎營傷亡過重,他到時只怕性命難保。
大漢軍律森嚴,倒不是不允許打敗仗,更非不允許出現將士傷亡,但要看是如何敗的,如何出現的傷亡,若是主帥的決策失誤導致無謂的重大傷亡,那是肯定要從嚴懲處的。
烏桓騎射雖也在衛青麾下聽命,與漢軍將士一道奮勇殺敵,浴血沙場,然不可諱言的是,他們終歸不是漢人,衛青必是不可能將他們與漢軍將士一視同仁的,更遑論細柳騎營了。
細柳騎營乃是漢軍精銳中的精銳,若此番傷亡慘重,他衛青就只能引頸自戮,向皇帝陛下謝罪了。
“傳令下去,四萬烏桓騎射皆歸營休整,甌騎,閩騎和義渠騎營分遣部曲凈空方圓百里,無論老幼婦孺,皆殺無赦,不得留半個活口,若遇著大隊敵軍,務必將之拖住,并遣人速速來報。”
衛青再度檢視桌案上的地形圖,復又頒布了軍令。
帳諸將皆是紛紛應諾,不敢有絲毫怠慢。
他們皆曉得現今情勢頗為微妙,依著預定軍略,漢軍的十余萬鐵騎只負責襲擾百乘腹地,迫使百乘大軍回援,使得從東海岸登陸的十五萬巽加步卒能更為輕易的攻占百乘東部的諸多城池。
據細作呈報,百乘王朝在月余前征調了三十余萬步卒,五千戰象,兩萬余騎兵,盡數遣往東部,意圖殲滅巽加大軍,現今大漢騎軍直搗百乘腹地,想來百乘王朝必會調集大半兵力回援。
麾下將士們雖不畏戰,但諸位將帥卻不想真和百乘大軍硬碰硬,漢騎雖是彪悍武勇,然除卻諸曹輔兵,四支漢軍騎營不過八萬騎,協從作戰的四萬烏桓騎射又已熱趴下,在此等情形下,與百乘大軍正面對決即便是勝了,只怕也是慘勝。
莫讓麾下將士付出無謂的犧牲!
這是黃埔軍學教授的作戰原則,雖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然那“萬骨”之中,要盡量避免出現我軍將士的尸骨,而是要踏著敵軍的尸骨攫取戰功。
漢廷使臣之所以廢了那么多精力去說服巽加等國,讓他們出兵征討百乘王朝,正是為盡量減少漢軍傷亡,太尉府的大戰略更是讓巽加大軍為主攻,漢軍只是負責襲擾,牽制住百乘主力。
現今漢軍孤軍深入百乘腹地,距百乘國都已是不遠,更已迫使百乘主力回援,眼見戰略目標已然達成,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