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猜到大漢太子的意思,卻仍是要問個明白“依太子之意,是想讓我在巽加替你售賣這類衣料?”
劉沐聽了卻是不樂意“甚么叫替孤王售賣,是你我合伙,孤王也不怕與你坦言,你我皆為儲君,平日開銷何其大,你真不缺錢財么?”
普林達卡啞然無語,顯是對此也深有同感。
劉沐見他難掩心動,復又加碼道“孤王聽聞我大漢絲綢在你巽加價愈等重黃金,且是有價無市,然若換做這滌綸布料,孤王雇傭商船將之運送到巽加,你遣人取貨時只須支付絲綢市價的兩成,至于你將之轉手后能賣出甚么價錢,賣給甚么人,孤王絕不過問,也絕不販售給旁人,如何?”
普林達卡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意有所指道“只怕旁的漢商將來也會將此類布料販運至巽加啊。”
“你盡管放心,這滌綸布料絕非民間商賈所能織造的,現今天下,唯有孤王能做這獨門生意。”
劉沐拍著胸脯保證道,倒也不算是夸海口,算是七分真三分假,這滌綸布料之所以沒在大漢市面出現,實是皇帝劉徹的刻意之舉。
滌綸,又稱聚酯纖維,乃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
兩年前,清河王妃公孫慧主持下的帝國科學院高聚物研究所制備出符合要求的沸石分子篩,用以從從輕石腦油中分離出混合二甲苯溶液,大漢的石油化工從此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
現今的大漢石化業,已可量產有彈性且較為耐磨的合成橡膠,用來制作車駕的實心輪胎和包覆電線的膠皮。
隨著高聚物研究所成功從混合二甲苯溶液中進一步分離出對二甲苯,人造合成纖維亦隨之實現,最有價值的品項正是滌綸。
大漢現下所能付諸量產的滌綸纖維,其主要成分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聚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為原料經酯化或酯交換和縮聚反應而制得的成纖高聚物。
乙二醇,可由乙醇(酒精)通過氯乙醇法,依序加入濃硫酸,氯化物,火堿,維持相應的溫度加熱,即可制得。
對苯二甲酸,原料即為對二甲苯,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成粗對苯二甲酸,再依次經結晶、過濾、干燥為粗品;粗對苯二甲酸脫除雜質后,再經結晶、脫水、干燥即可制成。
整個工藝流程并不復雜,以鈷鹽為主料的催化劑的取得也不難,蓋因華夏早在商周時就已將輝鈷礦石的粉末用于陶器釉料,只是不知里頭有所謂的“鈷鹽”罷了,就如同絕大多數漢人工匠尚不曉得何為鋁硅酸鹽,但絲毫不妨礙他們用高嶺土來燒制瓷器。
滌綸的工業化量產條件皆是具備,然皇帝劉徹原本并不打算對其進行大規模量產,蓋因毛紡,棉紡,麻紡是現今大漢紡織工業的三大支柱,正在蓬勃發展中,畢竟絲織品價格高昂,尋常百姓不可能人人皆身著綾羅綢緞。
滌綸纖維制成的布料成本低廉,且結實耐用、彈性好、易洗快干,大批量產后投入市面,必定會對三大民用紡織品產生極大的排擠效應,重創大漢初成規模的紡織工業。
這尚非主因,皇帝劉徹目光長遠,絕不至為此而刻意遲滯民生科技的發展,更不會刻意不讓治下臣民獲得更為價美物廉的衣料。
真正的原因,大漢現今所能量產的滌綸不純,有毒!
后世的絕大多數滌綸纖維對人體不會產生任何危害,然大漢現今的石化工業并不能保證完清除摻雜其中的化工殘留物。
乙二醇毒性極強,比鴆毒還強百倍,黃豆大的一滴足以毒死十個壯年男子,好在其能與水互溶,滌綸纖維經過多次洗滌,殘留量不算大。
然二甲苯類化合物也是有毒的,雖說毒性不算大,但能通過人體皮膚和呼吸道吸收,依著大漢現今的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