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孝順,而忽略天家的奢侈。
說起來雖有些矯情,但世事和人性確是如此的,人們在面對自身信奉崇尚之事或自身利益,往往會刻意忽略某些面向。
譬如,后世倭奴某高官曾呵斥提出質疑者道閉嘴,我們在討論滋油皿豬
譬如,華夏公知精英覺得凡不信奉皿豬之國人,皆是奴性太重,毒菜統治下的國人,是沒資格質疑皿豬的。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更不認同你發言的權利和正當性。
這,就是所謂的滋油皿豬,小生受教了。
又是偏題,言歸正傳,
阿嬌見得劉沐如此孝順,自是“老”懷大慰,笑著吩咐尚食官上膳,且決定不再逗他,好生與他說了賜馬給趙府小貴女的緣由和盤算。
“嗄”
劉沐兩眼瞪大,懵圈道“太太子妃”
他雖已曉得些男女之事,但畢竟毛都沒長齊,壓根就沒想過這事,呲牙吸氣道“母后,這也未免太早了些”
阿嬌翻著白眼“早個甚你父皇昔年與為娘定親時,不過虛年七歲,不到二十歲便得了龍嗣,你現今已虛年十二,生辰又在三月,此時不著手尋摸合宜的人選,更待何時”
“”
劉沐端是無言以對,無奈的撓撓頭。
阿嬌復又冷哼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是找得遲,與你年歲相仿的姑娘家都教人早早定下了,到時你還能挑著甚么好的,旁人且不說,單說那劉典可比你年歲大,又是個唇紅齒白的俊小子,可別讓他搶了先”
劉典,梁王劉武嫡長孫,太常卿劉買嫡長子,也是阿嬌的好閨蜜楋跋子的兒子。
閨蜜歸閨蜜,該攀比的時候還是要攀比的,尤是阿嬌好勝心極強,向來不甘落于人后。
比出身,比地位,比夫君,比兒子,她自認是從未輸給旁人的,乃至比騎馬射獵,羌族出身的楋跋子都不是她對手,將來要比兒媳婦,要比孫兒,她更是不愿輸掉的。
按說陽信公主的兒子張篤早到了議親的年紀,但他比劉沐大了足足三歲,已是束發之年,饒是要找媳婦,女方的年歲也不會太小,免得耽擱太久。
漢人向來早婚,又重視子嗣,故男子娶妻多是“寧大勿小”,畢竟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對男女雙方的生理要求不同你們懂的。
相較于張篤,阿嬌反是覺得南宮公主的兒子公孫愚“威脅”更大,那貨只比劉沐小兩歲,又是早熟得緊,且慣會討好賣乖,在長輩面前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很得太上皇和太后歡喜。
南宮也不是好相與的,指不定甚么時候就請旨賜婚,將最好的貴女給早早定下了,這還了得么
劉沐卻是不曉得女人的攀比心,心心念念就是自家那匹照夜玉獅子,不樂意道“母后也說尚待尋摸合宜人選,也未必就是那趙婉,何必將孩兒的寶駒贈她”
阿嬌一聽這話,就曉得自家兒子真是完沒開竅,貌似壓根就不甚在意太子妃的人選,反是更在意他那馬兒。
想想也正常,除卻皇帝劉徹這朵奇葩,歷代帝皇誰不是三宮六院的,劉沐自幼生在天家,長在天家,太上皇劉啟不欲逼迫自家兒子廣納嬪妃,卻將天家開枝散葉的希望寄托在皇孫劉沐身上。
皇帝劉徹更是如此了,要曉得劉沐才剛出生,他已盤算著皇孫的事了。
總之,劉沐自幼接受天家教育,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了,覺著太子妃與甚么真愛實在扯不上太大關系。
帝后兩情相悅固然最好,但只要宮闈和睦,朝局穩固,皇嗣不缺,彼此相敬如賓也沒甚么不妥。
娶妻娶賢,后世所謂的真愛,漢人還真不太刻意追求,對天家而言就更是略顯奢侈。
要曉得,史書上有所謂“真愛”的帝皇,多半沒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