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雪腹中的孩子是高邑縣縣令的,命令鎮(zhèn)長將宗雪母子殺死的也是高邑縣縣令,那么在這起鬼鼓案里,高邑縣縣令充當?shù)挠质鞘裁唇巧兀?
心悅客棧老板宗禮之死以及鎮(zhèn)長被人謀害,是有人要為宗雪鳴冤復仇,還是那位高邑縣令得到了什么消息在殺人滅口。
這案子,真是越來越讓人費解了。
顧云飛和沈九原是帶著捕快去捉嫌疑犯的,結果卻帶了這么一個結果回來。他二人有些沮喪,倒是顏素問從顧云飛帶回來的那疊書信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為了不得的秘密。
“這高邑縣與霧柳鎮(zhèn)境內(nèi)可發(fā)生過官銀被竊案?”
“官銀?”顧云飛一下子來了興趣“官銀被竊!這怎么可能。這官銀都是鎖在府衙的官庫里的,庫房外頭都是有重兵把守的。沒說一般的飛賊,就是我這樣武藝高強的,都不一定能把官銀從官庫里給帶出來。”
“明著搶肯定是不行的。”顏素問捏著那封信“可若是里應外合,用了別的法子,興許這不可能就變成可能了。夫君你倒是說說,這高邑縣與霧柳鎮(zhèn)境內(nèi),可曾發(fā)生過官銀被竊案?”
“沒有,這附近沒有發(fā)生過官銀被竊案,只發(fā)生過一起官銀丟失案。”
“這被竊與丟失,有什么區(qū)別?”
“被竊是被人偷竊而去,丟失,則有意外的因素存在。而且,這丟失的也不是官庫里的官銀,而是朝廷分撥下來的賑災銀。”
“賑災銀?”
“是賑災銀,算起來,應該是八年前的事情了。當時,連同霧柳鎮(zhèn)在內(nèi)的多個城鎮(zhèn)遭遇水患,百姓流離失所,朝廷體恤民情,分批下?lián)芰税足y貳拾萬兩用于救災。這第一批白銀七萬兩走的是旱路,由禁衛(wèi)軍一路護送,直接送到了距離霧柳鎮(zhèn)最近的高邑縣。當時負責賑災的,似乎就是現(xiàn)在的高邑縣縣令。第二批白銀十萬兩,因為趕得及,走的是水路,卻因為水情不穩(wěn),導致運送官銀的船只側翻,船上官兵以及那十萬兩白銀全部沉入水底。第三批白銀三萬兩,是由戶部尚書親自護送的,也安全抵達。最后,經(jīng)過戶部確認,除了沉入水底的那白銀十萬兩外,余下的十萬兩,全部用于賑濟災民。因為是水患,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沒有繼續(xù)追究。夫人,怎么突然提起這個來了?”
“不是突然提起,而是我看到了一些東西。夫君你看。”顏素問將那封信打開,指給顧長風看。
“這封信,是不是寫得很奇妙?”
“哪里奇妙了?我來看看。”顧云飛聽見了,一下子將信給奪了過去。
“顧小將軍識字嗎?可別奇妙沒看出來,倒是看出許多奇怪來。”
“你懂,你看。”顧云飛將那信遞給沈九。
沈九在請示過顧長風和顏素問之后,才將那封信打開,粗略的過了眼“這信,寫得的確有些怪異。看似是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可這信里卻多次提及了官銀兩個字。這霧柳鎮(zhèn)的鎮(zhèn)長,為何要與高邑縣的縣令,頻頻提起官銀二字呢?”
“不僅提起了官銀,還提到了一個似乎是很奇怪的地方。”顏素問指著信中的一個名字“觀音寺,聽名字,應該是一座寺廟。”
“官銀,觀音寺,官銀寺,這觀音寺,該不會是用朝廷的官銀蓋的吧?這高邑縣縣令跟這霧柳鎮(zhèn)的鎮(zhèn)長莫不是熱衷燒香拜佛的?”
“可有此處的地圖?”
顏素問原是想看看這觀音寺在什么地方,卻不想地圖展開之后,讓她看到了更多蹊蹺之處。
“夫君可知那運送官銀的船是在何處側翻的?”
“應該是在此處。”
“這里并不像是險灘啊。”
“的確不是,我們當時也曾懷疑過,可水患時期跟現(xiàn)在還是有所不同的。當時,戶部也派人到此處調(diào)查過,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可疑之處,加上沒有找到一個生還者,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