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最終把他判給了他父親,他母親傷心欲絕,一個月后自殺了。
有的時候太聰明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賀崎知道離婚的原因是他父親在外面有了情人,也知道他和他父親是他母親的一切,同時失去了他們倆,他母親的生命也就一同沒有了。
母親的離去給賀崎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傷,他恨他父親,但同時他又知道他父親真正愛的人只有他這個兒子,他想報復(fù),又下不去手,于是他只能用另外的方式去折磨他的父親。
他父親后面的三個妻子都沒能生出孩子,就是出自賀崎的杰作,試問誰能想到一個小孩子有這么深的城府呢?
加上他很討人喜歡,他那幾個后媽都沒有虐待他,居住在一起,賀崎憑借著自己的智慧獲取信任后,再下點兒懷不上和流產(chǎn)的藥是很容易的事情。
賀崎對他父親的折磨還有很多,其中堪稱絕殺的就是他退學(xué)事件。
上大二的那年,賀崎設(shè)計的一個作品直接讓他提前拿到學(xué)位,并得到了保研的資格,達(dá)到了人生的高光時刻,他父親與有榮焉,倍感驕傲。
賀崎從來沒見過他父親有那么高興, 然后他就退學(xué)了,天天在家里混吃等死,以此來報復(fù)他的父親。
他這一招很管用,父子倆大吵一頓,賀崎大笑著說出了自己做的一切,自那以后他再也沒能看到他父親笑臉。
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他父親找到了他,拿出了一份實驗改造計劃的合同書,問他要不要參加,賀崎看了一下內(nèi)容,表示沒有意愿。
這時,他父親又拿出了另外一份免責(zé)聲明,告訴他這個實驗還不是很成熟,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會死,沒死的話就會變成神。
看到這個畫面,程善笙再一次在心里刷新了對這些瀛國佬的認(rèn)知,他們的思維怎么可以偏執(zhí)到這種地步?
“你像個窩囊廢一樣活著,不就是替你媽折磨我嗎?你要的目的早就已經(jīng)達(dá)到了,以前我看著你這樣還覺得生不如死,但是時間能夠撫平很多傷疤,現(xiàn)在我徹底麻木了,覺得你好像就該這樣。”
“你折磨不了我了,那我們之間也是時候該做個了斷了,我認(rèn)為這個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假如你死了,我得到解脫;你活下來成了神就不是我兒子了,到時候你就可以殺了我,開始新的生活。”
聽聽,這能是一個父親對兒子說的話嗎?這像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