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時,天上的太陽很耀眼,街道上行走的人也不算多。
沈老頭趁著這個機會,便看了一眼駕車的大兒子,詢問孫女沈霜,“小霜啊,你在云來樓說書,姜公子給你多少銀子?爺還真的沒想到,原來你在京城,還學會這么多東西。”
沈木生雖然之前就聽過沈霜給小山講故事,可在家里聽的和在云來樓聽到的故事,感覺完全不同。
他這會兒心底只有自豪和感慨,閨女雖然一開始回到家里來的時候很鬧騰,可隨著時間推移,她簡直是家里人的福氣。
沈霜自然也知道她爺和她爹心中有疑慮,都是一家人,她自然不會瞞著他們,“爺,其實這些也是我看書看來的故事,之前在京城也在酒樓聽過別人說書,其實很容易的。”
“我并未打算每日都到云來樓說書,只是偶爾會過去幫忙,我現在也在寫故事素材給姜公子請來的說書人,每個故事,姜公子會給我二兩銀子。他還會幫我出書,到時候如果賣得好,我也會有提成。”
其實出書當話本賣這樣的主意是姜紫桐想出來的,不過沈霜還真的愧不敢當,畢竟故事不是她編的,她充其量就是搬過來用,當然署名她不會寫自己,而是原作者。
當然,能夠給這里的人傳播一些優秀的故事,她還是挺有成就感。
沈老頭聽到寫故事一個能有二兩銀子,眼睛都瞪大了,“啥?一個故事能有二兩銀子?這么多?你二叔在云來樓一個月才一兩銀子。”
沈霜無奈,“爺,二兩銀子真的不多,今天我說書的故事寫下來得好久,而且還得費筆墨紙硯的銀子。”
二兩銀子還是沈霜的友情價,如果不是為了賺銀子,她才不會這么辛苦地拿著毛筆寫字。
毛筆寫字太慢,好在她曾經學過毛筆字,寫得也還行,有些繁體字和現代的字又不太一樣,她還得費心思去學,二兩銀子她都覺得自己虧了。
當然,有些事情是相對而言,這會兒沈老頭看沈霜就是金餑餑,能生錢的金餑餑。
“小霜,這樣好,這樣好。”
沈老頭自然不會說要從孫女手里拿銀子,可是有銀子他自然也是覬覦,覺得姑娘家家的,不應該拿著這么多的銀子,可當著精明孫女的面,他也不好直接說什么,打算回去再和兒子和兒媳婦商量商量這筆銀子要怎么用,也問問自家的老婆子,她有什么打算。
而且姑娘能賺銀子,也不愁沒有親事上門,沈老頭這樣想著,臉上都露出笑容來。
沈霜不經意看到她爺臉上的笑容,莫名覺得有些滲人。
沈水生老丈人的米鋪的位置正好是在云來樓隔壁街的盡頭,所以也不算遠,沒多大一會兒便到了。
牛車停在米鋪門口,正在打著瞌睡的米鋪老板王老爺子突然驚醒,一旁的王老太太伸長脖子瞧見是沈老頭,臉上還沒揚起的笑容頓時收了回去,還拿起手邊的賬本推了推自家老頭子,讓他去應付,那是半分也不待見沈老頭和沈木生,臉上那嫌棄的表情,沈霜看在眼里,就感覺是富貴人家看到窮親戚一般。
沈霜還沒見過這個天天被她爺奶掛在嘴邊的三叔,倒是有些好奇。
可是看到她三嬸嬸的父母,莫名想要先入為主,想象她這位三叔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人物。
起碼她回到西山村這么些日子,也不短了,可是這三叔從未回村里來看過自家的老爹老娘,就算是再忙著讀書,也不至于連這個時間也沒有。
這樣想著,沈霜對這尚未謀面的三叔,那印象是極差。
不過看她爺和她爹似乎對這樣的冷待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笑呵呵地走進米鋪去,就和坐著沒動彈,臉上也沒什么表情的王老爺子和王老太太打招呼。
“親家,親家母。”
王老爺子抬了抬眼,打量了一眼沈老頭和沈木生,最后又奇怪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