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位天下間數屈一指的美人作為與承天朝談判的籌碼,這其中甚至還有一些降清漢官的妻女。
只是這些漢官既然已經降清,自然談不上多少廉恥節操,更不要說滿洲親貴現身說法:“現在這個時候且不說你們的家人,就是滿洲貴女甚至至我們大清國的皇太后都有為國犧牲的準備!”
而諸位降清漢官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心理重建,他們之前是大清國對越明朝最強烈的一批人,總想著如何反敗為勝,而現在卻變成了承天朝最堅定的盟友,整天都在謀劃著怎么把承天皇帝請進北京城來。
事實上這只是大清朝局混亂的一個側面,雖然多爾袞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至少是一個嚴厲的獨裁者,在朝堂之上有著一言九鼎的力量。
而在多爾袞死后,大清朝廷已經是九龍治水,什么時候都是大鬧特鬧最后卻無法善后,最后大家只能請出皇太極留下的幾位皇后與寵妃,希望她們站出來解決問題,但是很快就有人勸她們犧牲自己成全國家。
反正大清國的統治已經完全失控,甚至對于高歌猛進的諸路北伐軍視若未見,任由他們來去縱橫。
對于越明軍來說,他們原本以為越過黃河北岸之后會遇到相當猛烈的抵抗,但是由于大清朝根本形不成一個抵抗核心,這次北征反而更象是一次戰時行軍,幾乎遇不到任何有組織的抵抗,反而是降將如雨。
用降將如雨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十幾天之內已經有數萬清軍投降了承天朝,而且其中還有真正的滿洲八旗。
戰前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是覺得會收降一些部外藩蒙古與八旗漢軍,但是現在來降者不僅有真正的蒙古八旗甚至還有不少滿洲八旗,其中還有固山額真這個級別的高級軍官。
即使是劉永錫都沒想到阿濟格軍團的失敗會對清軍造成如此之大的心理打擊,他原本以為滿洲八旗哪怕只剩下一兩個牛錄也堅持抵抗到最后一刻,卻沒想到滿洲八旗會成百成百地率部投降。
雖然這些投降的固山額真、甲喇額真都是臨時提拔起來的水貨,手下的甲兵也有一大半是臨時抬旗的結果,但是大清朝廷原本以為這些固山額真、甲嘛額真會組織起相當有力的抵抗。
但現在已經沒有人愿意為大清國毫無意義殉葬,而且這些八旗軍官還向劉永錫與越明軍透露了許多至關重要的內幕甚至希望能成為越明軍這次北征的前鋒。
連劉永錫都覺得這些八旗軍官似乎過于積極了,但是這些八旗軍官卻是振振有詞地替自己辯護:“你們承天朝不是有過這樣的先例嗎?奉天高皇后還有張獻忠的四位皇后,而且現在大順軍與大西軍不是這次北伐的主力嗎?既然如此我們大清國也能這么干,而且你們承天皇帝不是準備讓我們大清國的皇后、福晉都成為他的女人嗎?”
許多軍官都覺得這樣的結局哭笑不得,他們之前覺得劉永錫的想法完全是天馬行空,哪里想到這些滿洲、蒙古人的想法與漢人完全不同,他們不但認為這是一種恥辱,反而認為是一種幸事。
只不過大清國崛起的歷史之中這樣的先例不在少數,就連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有過這樣自我犧牲的歷史,因此這些找不到任何出路的八旗軍官才會選擇與越明軍合作。
既然降將如雨,而且還有數以千計的八旗精銳都跟著一起投降,現在已經沒人愿為大清國去死,何況大清朝廷下達的命令也完全不合情理甚至寄希望于能同承天朝的談判之上,所以戰事變得毫無懸念起來。
因此劉永錫在信上提出的條件越來越苛刻,越明軍的進軍速度越來越快,而且投降者的級別越來越高,但是大家都覺得這是一種合情合理的發展,甚至連大清朝廷都覺得就應當如此。
“陜西已經全省光復,收復太原也不過是三五日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