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時候,這人也說他是狀元之才。
那時他還在村里的私塾,她就這般夸了,還說是做夢預見的。
她的夢真準,說不定自己真有那個能力。
提到科考那些事兩人很快便放開了,之后又聊到會試,聊到京中,還聊了聊蒼山學館那些同窗。
因著阿繡帶的人多,所以來到客棧便直接租了后面的一個大院子,一家人熱熱鬧鬧住下,中午也沒有去外吃,常氏帶人整治了幾桌好菜,就當是團聚了。
下午,阿繡將宋二才叫到房中,給他看了臨江這兩年的賬本。
自從鎮上的繡坊遷移,宋二才到府城陪兒子讀書,夫妻兩人便沒有再管過生意上那些事了,全全交給了阿繡。
再次拿上賬本,宋二才有些猶豫,但還是看了。
滿滿一摞賬本,足足有五本之多。
這些賬本都是對賬時眷抄下來的,里面記錄著這一年多來臨江那邊的收入跟開支,以及跟曹家那邊對下的賬目。
宋二才知道繡坊的東西會出海,翻上賬本才知道生意已經做過一趟了。
一來一回花了半年,換來的奇珍稀罕物件以及黃金跟各類寶石換了近十萬兩銀。
這些銀分發之后再除去成本,他們這邊怎么也能有得四成。
這跟當初的駝商比起來又攀升了一個階層,宋二才看著感嘆連連。
除了出海,內陸的生意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自家繡樓生意上的收入足以支撐各方支出,從魏何兩家那里得到的兩層收入每月也是萬兩起步。
宋二才只是看了一下上月的結余,很快便將賬本合上推給她。
“以后這賬本不用再給我看了,你注意著點便好。”
“爹?”阿繡有些懵,說道“這些錢目前都是以我的名義存在錢行,可到了京中之后我便打算過入你的名下。”
當初繡坊是大家一起建起來的,一直以來都是宋二才管賬管錢,跟曹家合伙到臨家發展的兩萬銀子也是宋二才給的。
如今他們是掙錢了,生意雖也是阿繡在外面全全打理,可本質的東西沒有變。
阿繡一直記得自己是宋家的養媳,而且她在意的也并非這些俗物。
宋二才笑了笑道“你誤會了,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
宋二才想了想接著道“你爹我管理幾個小繡坊跟小鋪子還說能行,可讓我管這么大筆錢財跟龐大的生意我可不行。反正你也是咱們宋家人,過不了多久又是宋家婦,不如就代你娘將這些事物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