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紀英找了姜博淵,在他的指點下投了幾份帖子,至于有沒有效果,來日再看。
而姜博淵卻是中了,掛了倒數第十。
可就算是這樣那也是貢士。
龐子默卻是打算補缺了,他這個缺是當初上京之時徐行跟幾個赴京舉子給出的機會。如若沒中,不打算再考的可以回府城,到時可補個縣衙主薄、巡檢、司庫之類的最低等九品小官兒。
龐子默家里困難,耗不起長期在外讀書,能中舉他已經很滿足了。
要知道舉人可以不交稅賦,還能收學生,大錢沒有,小錢自是不愁,要是做得好,十年二十年后說不準也能撈個縣太爺當當,也是不錯。
當然龐子默也是看著宋添跟胡柯中了,這兩人以后前途無量,到時提拔一下他不就能少奮斗幾年了。
龐子默掏銀子請大家吃了一餐飯,笑嘻嘻地將這事兒提了。
宋添跟胡柯自然是愿意幫他的,只待后面在朝中有了根基,再找機會。
龐子默跟紀英就準備回程了,而童良玉卻打算去麓林書院讀書。
會試未中,童良玉想過了,他年紀不大,還能再試一次,不成再想辦法補缺。
他想給下面的小弟弟們做個好的榜樣,也想要努力再拼一拼。
童良玉寫信給在臨江的父母親說了自己的打算,在宋添的介紹下,他交了一百兩的功德費之后,便提著兩個大包繼續走上了求學之路。
這般一忙,月底便到了,為了四月的殿試,宋添開始閉門不出,等待接下來的考試。
這期間,胡柯退了客棧的房間跑到宋府來了,他身上銀子不多了,先來擠一擠,等后面入仕為官再好好報答。
都是一個鎮上出來的,宋家如今家大業大自然不會吝嗇多養一個人,不過宋添說了,只準在前面出入,不準入二門。
后院有女眷,如今大家都到了議親的年紀,有些規矩還是要守的。
胡柯說他小氣,相處這么多年,還不知道自己為人。
宋添自然知道,可誰叫你是個男人呢。
轉眼間,便到了殿試這日。
天還未亮,三百名貢士衣著光鮮地走向宮門。
皇宮重地,普通人不得上前。
宋二才跟阿繡只能送到朝陽街的路口。
三百貢士,人雖不多,但街口還是給堵上了。
不少人在這處下車與親人道別,后面的路貢士們不得再乘車坐轎,只能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