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家去。”
“誒!”
一眾人在城門口寒喧了好一陣,后面坐車回宋府。
當年臨江那邊的生意起來之后曹家就搬走了,如今的宋府在平陽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名門世家。
宋家的小輩多,除了宋添膝下只有兩個,另幾房人丁都不錯。
當年宋家分家,到了現(xiàn)在幾房人也是分開過的。
大房倆口子也老了,平時過得清閑,都聽兒子宋明的。
二房就不提了,三房宋三才一家這些年來鬧出的事比較多。
當年宋康進了一趟京城,從那邊弄回來不少好貨,三房掙了很大一筆銀子,生意很是紅火。
只不過宋三才那人心術不正,成了大老爺便開始在府里養(yǎng)小妾,在外面養(yǎng)紅顏,這可將王氏氣死了。
夫妻倆鬧了很久,后面宋三才直接家都不回了,在外面養(yǎng)外室,還生了兒子。
一直在外面跑生意倒貨的宋康總算忍不住了,斷了宋三才的銀子。
宋三才見兒子不聽話,鬧得尋死尋活,還要去告兒子不孝,結果平陽縣縣太爺不管這事,他就帶著兩個女人去府城,半路被劫了錢財還丟了命,外室跟兒子也不見了。
宋康一直覺得他身邊那兩個女人有問題,現(xiàn)在人死了只感覺解脫,官府那邊能查就查,查不到他也算了。
沒了宋三才這個攪事精,幾房的日子都過得不差。
當天晚上,大家吃了餐團圓飯,休整幾日之后便回村子里祭祖。
回村那天,外面都得了消息,看熱鬧跟送行的人從出城一直到村。
當年宋添六元及第早已經轟動天下,同是平陽人,怎么可能不知。
一路上不少人都大聲叫著宋狀元,除了鑼鼓相送,有些人還拿出一些自家的干貨果子相送。
每路過一個村子添都會出來跟大家說兩句,后面回到鎮(zhèn)上更是請鎮(zhèn)上那些人吃了一餐飯。
曾經的同鄉(xiāng)跟鄰居如今已是二品大員,那些人不知道有多激動,想想當初,這宋狀元還來他們買過東西,伯伯嬸嬸的都叫過,如今這差距,想象不到。
在鎮(zhèn)上逗留了一下,車隊回到村子。
村子里的人知道他們今天會回來,早已經翹首以盼,見著人,由新任宋家族長帶著大家向宋家人行了大禮。
村里出了個六元狀元,就算人不是他們家的,這些年大家在外面也是有與榮焉,不管走在哪兒外人都會給幾分面子。
宋添親自將族長扶了起來,后面還跟大家說了好一會話,特別是面對那些正在讀書小輩,讓他們努力堅持,用知識改變命運。
自從出了宋添這么個狀遠郎,村子里讀書的人又多了,宋添的學習事跡已經給長輩們夸得神神乎乎,如今見著真人,那些大小書生激動得臉都紅了,保證以后好好讀書,為國為民。
下午祭完祖,時間已經不早了,村里辦了席宴,將宋家一行人留了下來。
次日清晨,借著晨光,宋添來祠堂,在早已經準備好的木匾上提下光宗耀祖四個大字。
落款時他只寫了自己的名字,殊不知,這個名字在以后的朝堂風雨中所向披靡,從尚書到副相,再到太傅,最后又掃除皇戚扶持小太子坐穩(wěn)皇位,成了名副其實的閣老帝師。
后面,當宋添到了雪鬢霜鬟之時,他并未貪戀權勢,帶著妻子跟小從孫辭官回了臨江。
火紅夕陽下,宋添負手而立站在海邊的瞭望臺上,目視著天邊落日長長舒了一口氣。
“添哥,可是想念上京了。”
阿繡扶著丫鬟的手慢慢來到他的身邊。
多年過去,兩人臉上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可宋添看她時眼中的溫情從來未曾變過。
“這上面風大。”
宋添說著揮手讓丫鬟去取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