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宋家之前,本應該準備的阿繡都準備好了。
她的原生家庭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就在附近的縣郡,鋪子的規模,還有她所習得手藝都說得很清楚。
按阿繡的說法,手藝都是祖傳的,生意沒有做大是因為家主是被家族里趕出來的,所以知道的并不多,加上沒有生意頭腦,后輩們好賭懶惰,之后又得罪了人,就什么都沒了。
宋二才聽完沉思了一會,又問道“這么說,你現在手里所掌握的針法跟花樣只是一部分,是從祖族那邊遺留下來的。”
阿繡點頭“我聽我爹說過一下,祖輩那邊在江南一帶,繡坊跟布莊生意做得很大,商品風靡一時,受到不少富戶官家追捧,只不過東西基本都是銷往富賈之地,沒有流進我們這些小地方。”
阿繡的解釋有頭有尾,江南那邊遠,宋二才也不可能去查證。
而且小姑娘帶著手藝,就算宋二才有些懷疑,但終歸不是壞事。
不過……
“阿繡,既然是你們家祖傳手藝,你愿意拿出來給我們學用嗎?”
問起這事,阿繡本就握著的小拳頭又緊了緊,之后點頭道“爹,又不是什么壞事,我自然是愿意的。反正現在原家也沒了,能將這份手藝發揚光大造福后人,也是一件好事。”
“對對對,這手藝不光咱們現在可以用,以后做生意了,子子孫孫都可以傳下去,也算是一門祖業。”
常氏握住阿繡的手,小姑娘年紀不大,倒想得長遠,兒孫都考慮進去了,這也太乖了吧。
阿繡鬧了一個大紅臉,她剛剛說造福后人是廣意。
宋二才自然是明白阿繡所表達的意思,不過此時他并沒有開口糾正常氏,顯然也是認同了阿繡在家里的身份。
要知道當初常氏叫買個媳婦,宋二才沒反對,但也不支持,人領進門了,他一直都抱著觀察的態度,畢竟媳婦人選關系著后輩們的養育教導,隨便不得。
“這兩樣東西我收著,明天剛好會進城一趟,如果能賣個好價錢,咱們就想想開鋪的事。如何?”
這句話是對阿繡說的。
能開鋪子便是阿繡的第一步計劃,這根本不用考慮。
她趕緊點了點頭,不過很快又提到另一個問題。
“爹,這東西只能賣不能送,更不能給你們東家管事發現了。要是有問起,也不要提到祖傳二字,只管說是別人繡好了讓你代賣即可。”
雖然這里離江南離何家山長水遠,但這間藥鋪畢竟跟何家有些淵源,不能保證沒人見過卓家針法。
宋二才不知原由,但還是很認同地點頭,小姑娘應該是怕被認出之后遭人說道吧。
時間就這么不緊不慢地過著,等宋二才從城里歸來,藥園子的事情暫時忙完,他收拾了兩套衣裳,趁著天色未黑,匆匆返家去了。
而此時的宋家院子,外出做工半月的宋大才跟宋三才已經踏進家門。
兩人走時大包小包,此時回來就提了一包柑子,顯然已經在那邊安頓好了。
兄弟倆人進村就引起了騷動,很多村人都走出院門看熱鬧,問兩人在那邊做些甚,差事當得好不好。
宋大才話不多,宋三才就夸上了。
藥園子大,人員七八個,藥材多金貴,寶貝一樣伺候著。
宋家院子,王氏聽到丈夫的聲音趕緊跑出去迎接。
夫妻倆成親這些年,還是第一次分開這么久。
宋老爺子跟洪氏知道兒子們回來了,也出去望了眼。
雖說是以分家為目的才拿到一份差,拋開別的不談,說到底也是好事。
半個月過去兄弟倆人好像黑了些,不過神采奕奕的,一路被人夸著進村,也是紅光滿面。
“爹,娘,還沒發工錢,也沒法帶東西給你倆,這是山上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