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之主,面對敵人來襲,卻放棄縣城逃跑,這可是大罪,不過余誠腦海中還有其他想法。
數以千計的敵人突然攻打海豐縣城,余誠自認為自己治下不可能有這么多反賊,肯定是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現這么一大股反賊,過錯都在別人身上。
海豐縣城只有幾百守軍,敵人突然襲擊,在守軍沒有反應過來前就攻入城池,這只能說敵人太強,剩余的守軍根本無法將敵人擊退,留下來抵抗只會白白死去,這個時候選擇退出城池,將敵人來襲的消息匯報上去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身為一縣之主,余誠不能自己主動說離開城池,要說也是手下說,最好是手下將自己直接綁出城池,那余誠身上的過錯就更少了。
沒讓余誠等多久,一臉慌張的縣丞、主簿等人已經來到余誠面前。
主簿:“大人,賊人太強了,我們不是對手,敵人正朝著縣衙這里沖來,快快離開這里。”
縣丞:“大人快走,賊如此強,留在這里只會白白送命。”
“不,我是海豐縣知縣,面對賊人怎可放棄治下百姓選擇逃走。”余誠心中也很想直接答應,但是為了保住顏面,只能如此說了一句。
主簿:“大人,我們這不是逃走,是保存實力,我們不是賊人的對手,想要打敗賊人必須朝廷派大軍來剿,只要我們將賊人的消息快點稟報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看到余誠還在“猶豫”,縣丞是等不及了,他直接對余誠說道:“大人,事出緊急,得罪了。”
說完,縣丞示意周圍士卒,讓他們上前拉著知縣大人出城,平日里士卒是不敢如此去做,現在強敵在不遠處,為了自己的小命,幾個士卒提起勇氣一起沖到知縣大人身前,一人伸出一只手,拉著知縣大人就走。
面對沖上來的士卒,余誠還象征性的反抗兩下,之后反抗的力度是越來越小,還沒有忘記提醒縣丞將家眷帶上。
海豐縣城的知縣、縣丞、主簿都要逃跑了,大戶人家和普通老百姓也都在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跑,聽聽北邊的聲響,就知道“賊人”勢大,城池不保,要是不趕緊跑,等城池被“賊人”攻占,他們就跑不了了,不知道那時候他們會落得什么下場。
人民軍從北邊攻過來,海豐縣城內想要逃出城的人大部分奔著南城門去,只有少部分人就近向著東城門和西城門跑去,剛跑到城門處便與迎面沖來的人民軍相撞。
原來是在人民軍在北城門處分出的兩路人馬已經繞到東城門和西城門在繞到東西城門后,一半人民軍戰士沖進城內,剩下的一半戰士繼續繞著城墻向南邊跑去。
城內,人民軍由北向南,最快一隊人已經沖到縣衙處,整個海豐縣城至少三分之一的區域已經被人民軍控制,隨著東西城門的人民軍涌入,控制整個海豐縣城的時間將大大縮短。
另一邊,南城門處,已經是非常擁擠,騎馬的人、馬車還有步行的人都想要從南城門出城,混亂的南城門直接將知縣、縣丞的隊伍都被堵在這里。
眼見著人民軍向著南城門這邊沖來,再不出城都要被堵在城里,為了活命,縣丞這個時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給士卒下令,讓他們開路。
對付普通老百姓,士卒們可是非常有經驗,一個個將雁翎刀抽出,對準老百姓,在寒冷的刀鋒威懾下,老百姓只能向兩邊退去,給知縣、縣丞的隊伍讓路,連大戶人家的隊伍也得退后。
人民軍前進最快的隊伍距離南城門還有兩百多米距離,知縣、縣丞的隊伍成功出城,在知縣、縣丞的隊伍出城后,大戶人家的隊伍也是有樣學樣,護衛們抽出武器,逼著老百姓后退。
面對這種情況,老百姓只能憤怒的咒罵兩句,根本不敢上去搶路,害怕刀槍戳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