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風如烈,拽著峭壁邊的草藤擺動,游山散人輕踏小步,青衣透汗,遇到遠處隨意支起的小屋舍,輕松的跳躍到一塊巖石上,望去,笑著道“藏生道友,知道此屋先前住的何人嗎?”
李水山饒有興趣的問道“何人?莫非也是如同游山兄一樣散修嗎?”
游山散人嘆息一聲,拂過自己額頭的熱汗,回憶道“我前幾個月來到這里,發現一位古稀老者,蛇形白面,糙皮短手,他神色緊張,不過貪婪無語,他親口告訴我,他乃是一閃門派的人,為了尋找大機緣,破了自己的修為,埋沒自己的人性,踏過山摩禁地,僥幸存活到此。他修為強悍,怕是距離道化境不遠,不過早已尋過自己的山,痛失此等青山。
他藏身于此,觀摩洛妖吞水,吸收靈氣,但機緣不夠,了了而去。
他曾大戰洛妖數日,捏法造假日,模擬日光的折射,刺激妖眼,迫使洛妖破開自己的水穴,吐出垂液,滋養自己的肉身,不過看起腐朽氣息過多,怕是攝心不足,難以道化。”
李水山神色陳淡,同樣嘆息道“真是可惜。難道攝心境如此困難?”
游山散人平靜說道“攝心境考驗心境與歸屬,就算找到自己滿意的山,心中無根十分容易迷失,永遠不見白日。”
李水山悲哀道“我聽說,無根之人尋求杏花之意,可以彌補啊?”
游山散人點點頭,細細說道“類如我等散修之人,唯有家可以埋藏心根,父母的滋育,家鄉的喚語,兒時的玩伴,幼稚的童心這些都是把持心關的主要,但攝心攝取的過去的記憶,以及自己與凡塵的緣分。
不知你是否知曉,凡塵普通之人與修行者的區別?修行者無論體魄與意識都強于凡人,但有一點不足,就是會迷失。當我們遨游于無盡的修行中,沒了凡塵一些自然律法的限制,神念隨同飄走的流水,星辰碎屑慢慢的消散
我們必須大膽嘗試,一入就不能回頭。
生老病死,愛恨離愁或許都會伴隨我們,但隨著束縛的減少,總會變得偏極,有的終歸冷漠,有的終歸凄慘,有的終歸坦然死了之后,靈魂飄蕩在虛空中,不入凡塵的黃泉”
“所以杏花村的寄托,也只是一個縹緲的存在,停留在你的幻想中罷了!攝心還需親身經歷的實物。但在我聽聞中,還是有強悍的修士憑借‘杏花村’的幻意存活修行,他永遠只能活在自己的夢中,無法逃脫”
李水山有些悲傷,泛起了回憶,但總覺得少了好多東西,入了小屋舍,眼前陳舊的破舊桌椅,爛酒臭水,洼洼坑坑的地面,木樁打起的支架,那木板垂斜,經歷風雨的侵蝕變得腐朽不堪,唯獨那開窗的擋板光鮮亮麗,像是用什么貴重的液體刷了一便,輕輕一踩干草,咔嚓咔嚓。
游山散人道“你看的窗戶上的木板就是用洛妖的垂液涂抹的,風吹雨打都不會腐朽破碎,保持光鮮亮麗的深色,這可是好寶貝哦,若是有機會我也想取一點
回來涂在我的肌膚上,保持容顏”
呵呵一笑后,兩人轉身離去,走過小屋后,撥開一扁平大葉子,清面白云柔軟,被他手袖一甩,轉眼間推開一道云路,中間的空隙直對一個千丈的洞穴,洞穴上長著冰凌一般的水晶石,發散著透亮白光,周圍褶皺的泥土類似一卷卷麻衣堆疊,露出一個個唾液粘稠凝固的泥塊。
這蜿蜒而下的湖面,一點水都沒有,散發一股騷泥臭氣,游山散人示意用衣袖捂鼻子,慢悠悠的扶著石塊走下。
握在左手的龜兒探出腦袋猛地吸一口氣,哆哆嗦嗦的縮頭趴在李水山的肩膀上,他一邊吐槽道“這里妖氣很濃,怕是有一個修為不低的妖物。粘液絲滑有靈性,修行的年份不低至于你,哎,不用擔心,它睡著了,沒幾個月醒不了”
李水山很自然的走下,傾斜的坡度宛如從下方抬頭望彎月,謹慎小心的走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