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隔著一小段距離,于這具“血靈煞甲”前靜站良久。
仔細打量,在通靈眼之下,這具鎧甲完整表面之下,隱約可見一道道細長裂痕,顯然原主生前定遭受過重創。
此時,洞府內一片死寂,無任何異常發生,也沒有半點動靜。
劉玉隔空將地上的儲物袋攝至身前,發現儲物袋袋口的禁制為空,或是因空置的時間太久,隨著原主坐化,其留下的印記已自然消散。
總之,此袋如今已成無主之物。
劉玉輕松將此袋打開,靈識向內一掃,其內儲物空間約九方左右,比劉玉自己攜帶的六品儲物袋,還要大上近一方,應是一精品法袋。
儲物袋中存放的東西并不多,約十幾件法器,一些書冊古籍,最多的是一些瓶瓶罐罐,可能裝著的是各種丹藥。
剩下還有一些陰石、靈票、材料之類的小堆雜物。
其中有兩封信箋,放在了儲物袋最醒目的位置。
將兩封信箋取出,其一有紙無封,上有諸多自述,竟是一封特意寫給發現這座洞府之后人,好來繼承其遺物的自述留言。
貧道空沙,原天海宗弟子,修行地品功法“混元砂經”,三十六載筑基。
后于宗門玄階秘境中受重傷,體內四大主脈被毀,不甘道途止步,后叛出宗門轉修鬼道。
漂泊于茫茫大海之上,流落至九國海域,加入輪回殿成為一員輪回死侍,混跡海上三百余載,人送外號“鬼沙”。
后冒死入化煞骨冢,得“化煞玉果”一枚,依仗此果渡劫凝丹,成就二品“玄陰鬼丹”。
因癡念蒙心,往年一心貪圖修為之精進,犯下諸多殺戮,為天道所不容,如今想來悔不當初。
或是報應,結丹后四百五十余載,天道降下丹后第一回誅邪雷劫。
艱難挺過后,僅過三百載又降第二回誅邪雷劫,此次雷劫威力倍增。
貧道無奈自爆數件渡劫法器,在“血靈煞甲”被劈碎后,為圖自保,又自爆鬼丹。
雖最終僥幸撐過了最后一道天雷,但神魂卻遭受了致命重創,魂體開始自行潰散。
貧道自知無力回天,選擇于此地坐化,留下一生修行所悟與功法心得。
只待有緣人,能繼承吾之遺愿,替貧道接著在這漫漫長生道途上走下去。
“混元砂經”,地品初級器修功法,為貧道早年宗門所習,不過只有上部,可修至金丹境。
筑基后可煉制一枚“砂晶”收入紫府中蘊養,通過此晶可操控大量沙土、石礫來御敵。
“砂晶”種類繁多,不同的砂晶,具有不同的特性,修煉時可選適合自身靈根屬性,或體質天賦的砂晶。
貧道當初置入紫府的乃是一枚“玄金砂晶”。
通過此砂晶操控由黃晶玉、寒鐵、赤銅、鎢金等靈材熔煉而成的混合砂礫,四品“玄金砂”來御敵。
此砂不單堅硬,且靈力傳導性良好,既可凝結成各型兵器用來攻擊,也可聚成沙盾、沙罩用來防御,靈巧適操控,可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而此經戰力的強弱,便直接取決于施法者所能控制砂礫的數量。
施法者同時操控砂礫的數量越多,其所施展法術的威力自然也就越強,反之亦然。
不過想操控大量細小的砂礫,談何容易?
就如同時驅使數十柄,乃至數百柄法器攻擊一般,需要強大的靈識,也就是施法者的生魂要足夠強大。
雖說可通過功法中的“混元沙印”,事先煉化“玄金砂”,通過法力印記標注每一粒細小的玄金砂,來極大減輕操控砂礫時的靈識需求。
等到了筑基期,還可通過紫府中的“砂晶”,來減弱操控砂礫時的魂力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