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人,就想起當年自己“二千、二千、二千”收買的老父母宣煙。這位當年因為黨附金祖淳和趙得永,屬于清算范圍內官員,被罷官一腳踹回了老家。但是以這位見風使舵的本事,想來要是拉回漢陽,一定會十分乖覺吧。
總之這事先預備著,暫且還不必要立刻就決定。朝廷議政府的三位宰相又不一定要時刻備齊,反正都是吉祥物,近幾十年來的權臣都是直接擔任兵判以及戶判這樣直接掌握兵權財權的官職來遙控朝政的,不在乎那點虛頭巴腦的名分。
一般都是等要退休了,去鍍個金,或者連這個金都懶得鍍。反正王妃外戚之家,根本不差這點名聲。
還是轉過頭來,好好推進咱們清查書院的大事。最近這事總算是碰到了一個算是麻煩事的麻煩了,地方上的御史向洪景來征求意見。
那些賜額大書院的下院怎么辦?
有些兩班士族繁衍日久,人丁眾多,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在再完全聚居于一個地方。這便有了大宗小宗的分別,大宗的權勢照舊還是煊赫的,小宗可能就要差點。
這一點也體現在書院上面,大宗可能出了王妃或者宰相,所以從先王那里討要到了賜額。而小宗已經搬去了別處,勢力沒有壯大,所以便仰借大宗的名義,創辦的書院是以某間賜額書院的下院為名。
理論上這也算是賜額書院,畢竟他們有上下級關系,屬于“一脈相承”。但是這就妨礙了洪景來對那些雜牌書院的清查啊,而且這要是開了個頭,那以后大伙兒都鉆這個空子咋整。
兩班們互相聯姻,又有同年同科等關系,想要掛靠到一起還不是一句話的事。今天洪景來松開了一個口子,明天連原本都已經撤除的書院,指不定都能死灰復燃,掛靠到賜額書院上去,大搖大擺的復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