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景來回家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勁,老李家人都死的快絕戶了,李宷重的幾個兒子居然都沒選上當大王,這背后肯定有推手。
到底是哪個京華士族也開始挑選值得投資的“寶貨”,做一次呂不韋的買賣?
就算為了將來考慮,這時候關心一點也絕對不是什么壞事。因為洪景來記得清楚,今上純宗大王不是長命百歲的,別說什么花甲古稀,連五十都沒活到,四十出頭就蹬了腿。
自己這才二十多的青春年華,還有的活了,世界這么美好,咱們還沒全見識過呢。
“三石啊,我過不久就要回到東萊任上,你呢就留在漢陽。仔細打聽主上殿下還有哪些在世的近枝宗親,最好親自去見見,看看他們有沒有人送錢送物,甚至聯姻結親的。”
“閣郎是要……”韓三石大概明白這里面的意思。
“你知我知,不要再教第三人知曉。”洪景來有一些諱莫如深。
“省得!閣郎放心,一旦弄清楚我就去東萊。”
“如果要使銀子你就去灣商的賬房上支,讓他們去鐵山會賬!不需要吝惜!”
做秘密工作,哪有不花錢的?想要打入xx內部,不大把大把的銀子使下去,連個響兒都見不著!這種事情上面不能小氣了,關乎未來呢。
“明白!”
把這件事秘密安排下去后,洪景來在漢陽也沒有什么空閑,幫洪在敬成婚進入豐山洪氏,又接受了純宗大王的賜宴。
全部忙完都到了五月天,天氣漸熱,即使是在和山(屏蔽)東同緯度的漢陽,也已經熱意逼人,和京中的熟人們辭別,洪景來匆匆踏上了回東萊的道路。
倒不是說急著回去,而是柳成用托人送了信來,在東萊外洋小島上已經開始私鑄摻雜白銅的豆銀了。這件事洪景來知曉他的重量,總要回去見識一下,才能放心。
另外就是慶尚道的道府行文給東萊府,今年東萊的呈貢要開始準備了。
這屬于洪景來這個分駐富山浦東萊判官的職責所在!
至于要辦的東西到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想來很多人都是見過甚至吃過的。
梨膏糖!
水梨是農歷六月底(我書里的時間全部都是農歷嗷!)開始收獲,七月初大致開始辦理貢品的征集事宜,因為還需要熬煮以及分裝,所以時間可以久一些。在八月底就要準備解遞進京,九月十五秋風起前,一定要完成!
封建時代的地方官,哪個沒有經歷過辦貢品這一遭,那真就是開玩笑了。你任所就算是只有石頭山,那也要拉著石板往京城送,不送地方土產貢品,怎么顯示得了君王統轄列民,受萬民擁戴的偉業呢?
道理我都懂,就是苦差事!
這不洪景來只能風餐露宿,一路快馬加鞭往東萊趕。總不能其他人任上都辦的好的差事,到了自己手上連個按期送達都做不到。
回到富山浦,人未洗塵,馬未解鞍,李禧著像是天天在衙門等著似的,突然就出現在洪景來面前。
“洪大哥!啊!閣郎!您可回來了!”李禧著那神情明顯不是著急,而是興奮。
“怎么的?”
“你知道嗎?就這幾天,你這衙門天天一大早就有人來打聽,保不準馬上就有人來求見!”
“閣郎!門外有個府衙來的差役求見!”李禧著話音未落,韓五石從外面走了進來。
你這嘴開了光了?
“求見?禧著你先說是怎么回事?”
“發財了呀!所有人都等著您回來發財呢!”
“發財?五石,你先讓人在公事房候著,等我問明白再回他。”
眼前李禧著這快活勁兒,就差手舞足蹈起來。
“您知道東萊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