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梨膏糖嗎?”
“這我自然知道,二百八十六斤!但以我的估計,如今陳規陋俗不少,起碼要辦到三倍,才能足夠!我說的沒錯吧。”
洪景來在公文里早就看到要辦貢的具體情況,官場的陋規洪景來心里也有數兒。什么加倍征收,折變預繳,那都是已經擺在明面上的規矩。你就是說要辦八百斤一千斤,都算是等閑,加上前世里在各處看慣了這般內容,這會兒說起來也算現學現賣。
“哈哈哈哈哈,我的洪大人喲,您這是第一任親民官兒,真真兒是太小看如今的貢品咯。”
“那你說要辦多少?”看李禧著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洪景來也不生氣,這官兒又不是天生就會做的,慢慢學嘛。
“要辦四千斤!”李禧著把四個手指豎起來,在洪景來面前晃了晃。
“四千斤!”洪景來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這四個明晃晃的手指頭差點沒把洪景來嚇著,公文上漢陽明明只說要二百八十六斤,怎么到了富山浦暴漲到四千斤!
“您想啊,交到內需司沒有兩三倍的數量,人家肯照實簽票兌收嗎?內膳寺的公人不需要給一些嗎?京中議政府的諸位大監,各宮娘娘和家人,各曹的堂上官,就說這東萊府和慶尚道各位上官,您不孝敬一些?”
“這……”
“這都往少里算咯!”李禧著把洪景來拉著坐下。
“這怎么征得齊!四千斤梨膏糖,要二十八萬斤水梨才能熬出來!整個東萊才產多少梨?還要征調薪柴民夫,往后還要解遞漢陽……”
說實在的洪景來對于這苦差事早有準備,可如今只聽李禧著的說法,這何止是苦差事,這簡直就是要命的差事。
“這都不需要您急,外面不是已經有人在求見了嗎?他們不僅會幫您把差事辦好,還要給您交辦差錢呢。這差事不僅不苦,反而美得很!”
“這怎么說?”
“您先喚那人進來,看他怎么說。”李禧著好不容易有機會在他洪大哥面前裝一回大尾巴狼,笑的別提多燦爛了。
“行吧,你去傳那人進來。”
李禧著也不多話,把人傳進來,然后安靜的站到洪景來身邊。
“拜見大人!”那個府衙的差役很自覺的跪下行禮。
“起來回話!你來本官這,所為何事?”洪景來也是難得擺出一副官老爺的樣貌和人說話。
“小的愿意出辦差錢五百兩,代老爺辦一千斤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