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說瓦特改良蒸汽機,原來那蒸汽機叫紐科門蒸汽機,但那玩意兒熱轉(zhuǎn)換率太低了,除了煤礦,別處用不了。
瓦特呢就把它改進到了熱轉(zhuǎn)換率3,這就足夠回報了。
而且他這不是說一錘子就改良結(jié)束了,他是用了前后二十多年,多項改進措施,包括氣缸、傳動裝置等等。
很幸運的如今是1801年,洪大守得到的這部蒸汽機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蒸汽機。恰好是完成版,而不是半成品。
完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而不用再去考慮熱量轉(zhuǎn)化后輸出能量的價效比。
被洪大守的闊氣鎮(zhèn)住的工匠們沒啥話好說了,有圖紙有模型,還允許大量試錯。這要是都弄不出來,那大家別過了,散伙得了。
作為被選中的工匠,洪大守其實還挺上心的,先是給每人發(fā)了一包米做安家費。算是一個月的工錢,讓家里的老婆孩子有口粥喝。
他們自己呢,早飯和晌飯就在洪大守這吃。只要當天干活,那么糙米紅薯粥管夠,然后就是雜糧飯團,還有腌蘿卜泡菜。
至于油水和葷腥,洪大守暫時沒去考慮。倒不是小氣,主要是這才剛開伙兒,就白面饅頭紅燒肉什么的。那以后事兒辦成了,吃啥?
滿漢席還是西洋大餐?
飯管飽,鹽分夠就行了。這年頭,川江三峽上的纖夫吃飯更慘,除了白飯,一人幾個干辣椒下飯,照樣下死力氣干活。
而且洪大守也想吃肉啊!可是你覺得每天都恰好有牛折了蹄子扭了腰,或者出門吃草摔了一個跟頭,跌死了?
豬的話,更不去提啦,養(yǎng)三年一百多斤,普遍十斤。后來濟州島聞名遐邇的黑豬(其實已經(jīng)有所培育改良),如今其實八道都有,養(yǎng)一年不見的能殺了吃肉。
就很難!
其實蒸汽機應該配合一道帶回圖紙的梳理機、紡紗機、織布機,這才是獲利最大的使用方法。而且得到了歷史的證明,行之有效。
但是李朝沒有海外殖民地市場,也沒有強有力的航運條件,就算是織出了棉布也無法外銷。
隔壁自然是一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巨大市場,可還是那個道理,織出來了沒有那個運送能力拉去賣。
滿清好歹還有紅單船這種商船,李朝連這都沒有,卻還擱這兒美滋滋的龜船天下無敵呢。
不過這想的太遠,如果只有洪大守一個人玩蒸汽機紡織,那問題就不大。李朝再小也是千萬級人口的消費市場,不至于因為一家紡織廠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市場波動。
就是這幫工匠要花多久,才能把蒸汽機打造出來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洪大守這間三進的大院子,要是按以后的說法,就是五千平米左右,感覺很大,可是攤子鋪開的話,用一個院子就發(fā)現(xiàn)完不夠了。
只能借用灣商在漢江邊上的大堆場,臨時構(gòu)建冶煉爐子和鐵工裝置。反正洪德柱也想用蒸汽機去做鋸木機,如果有機會改造出來,那不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除開一千斤毛鐵之外,還要上好的硬木料子。蒸汽機不是鋼部件,那太貴了,普通的框架用硬木就完足夠。這也是洪大守專門挑一個木匠的原因。
往后的一個月,洪大守每天都騎著騾子去城外的堆場。看他們干的十分賣力,但也十分辛苦。
時間很快就進入十月,天氣轉(zhuǎn)涼,漢江的江面都縮了一圈,想必更北方的平京早就落下雪來,河川流量大減,甚至冰凍。
水力的磨坊部停擺,完要靠人力和畜力碾米磨面。漢陽城內(nèi),米價還因此上漲了一成。加工費高了,沒有辦法。
而洪大守的蒸汽機也在敲敲打打中慢慢成型,最終組裝成功,一部大約只有五馬力的“卑微”蒸汽機被構(gòu)建了起來。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