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歸鄉,完沒有體會到一點做“鄉賢”的快感,劈頭蓋臉就是這么兩樁難事。
到了五峯山的坑口,原本的山寨大變樣,起了新爐子,建了新草屋。破舊的木質寨墻都給掀了,因為圍不住這些地盤。
再說如今這是有執照的官礦,上面頂著洪景來的名字。那些官吏雖然有些放肆,但終究探花郎的面子不小。誰知道以后探花郎能不能做到判官觀察啊,如今要是手伸長了,以后指不定要砍手的。
“山上這伙人固然不是奸惡之輩,但也不是易與之徒。”韓三石在前頭牽著馬,他在這里呆了半年多,似乎很熟悉。
“韓大哥有所得?”
“什么所得不所得的,我就是呆久了看明白了。”
洪景來如今心腹的也就韓家兄弟兩個,尤其是韓三石,不僅年紀比洪景來大些,走街串巷見識也多。尤其是看人還有幾分精準,當初在平山野店就是他先看出東廂幾人可用。
而后漢陽科舉紙張一事,那更是看得出韓三石辦事牢靠。
既然韓三石有看法,初來乍到的洪景來很樂意去聽。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這伙兒人,你要說團結,那沒的說!抱得緊緊地,但凡誰家出點事兒,各家都幫忙。尤其是那個頭領六孫,家里頭窮的底兒朝天,一錢私財都沒有。但有他一口,就有這山上山下伙兒一口。”
韓三石一副嘖嘖稱奇的樣子,這年頭這么高義公道的人可也沒幾個了。
“這么說,此人極得眾心?”
“那可不,山上山下都順服此人。大小頭目,老少婦孺都是如此。”
“那這人除了仗義疏財之外呢?”
“這就不好說了,義氣是義氣,豪爽也是豪爽,至于傲骨,那便是鐵打的一樣咯。”
“鐵骨錚錚?”
“就是這么個意思!”
洪景來聽韓三石這么簡單一說,再結合他自己曾經與六孫的一面之緣,所言非虛!
這個山賊頭子會做人,愿意結交朋友,洪景來還有一支銅帽槍是上次上山臨別時,他贈送的。
對于官府的招降,那六孫更是嚴辭拒絕。
作為一支小團隊的領袖,辦事公平,誠信守諾,仁而愛下,一視同仁。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在團結下層群眾上的手段,以及在籠絡人心的功夫上,明顯比希望快速使用投效這種辦法的洪景來,高明許多!
“是否有辦法折服于他?”
“縱使折服于他,若某一日,群下不滿意于你,其行止就難以預料了。”韓三石搖了搖頭。
得到手下的擁護,和維系團隊的利益算是六孫的優點,但也是巨大的缺點。按照韓三石說的,即使折服了六孫,如果某一天,洪景來讓他手下的那幫山賊不滿意了,六孫很難說還會不會和洪景來干下去。
“這倒是個難辦的事兒!”洪景來表示了認可,這一波分析完有道理。
“依我看,不如就咱們自己招攬些人丁,都投在你的名下,最好是有老婆孩子的。總比直接用山上這伙兒人強。”
“那這段時間,咱們拉攏了多少人?”
此前洪景來由于他母親洪氏守節十五年,旌表節婦,而得以家產免稅,一年能有一萬四千石糧食的結余。
你就是招上一千人,坐家里吃,一年到頭也吃不完。所以洪景來就讓林尚沃和韓三石想辦法拿出來,用糧食招募有家小的男子,來五峯山上做礦工和鐵匠學徒。
“拖家帶口的總有五六百口子,能下坑的漢子有一百六七十個。”
“沒有混進來些什么油滑懶散,滿腹心思的潑皮無賴吧!”
“這你放心,我一個一個把關的!”韓三石對這點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