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趙氏皇族成為大魏新主的民意基礎就算是定下來了。
當然,僅憑如今這幾十萬新京百姓的擁護還不足以影響全國各地的民間輿論。
但只要寧家繼續出兵平定各地動亂,并且像西北和東北那樣在各省府施以仁政的話,這股風潮遲早會席卷全國。ii
不過正所謂師出有名才能言正名順,寧家想要真正成為統領百官、萬民信服的中原新主,還必須要像已經覆滅的趙氏皇族一樣,擁有正統的名聲才行。
章文軒相信,以主公和蘇先生他們的精明,一定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
章文軒身為寧志遠的謀主,原本應該為身為主公的寧志遠處處出謀劃策才對。
但唯獨在繼任大統這件事上,他不想過多的參與其中,因為這不是他該插手的事。
說句不好聽的話,寧家所做的事,對于大魏朝廷來說,確實是罪大惡極的謀反之罪,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只不過寧家很聰明,一直打著靖安帝遺臣的旗號來反抗朝廷。
聲稱自己是因為不愿接受軾君軾父的順天帝趙焞豐、安國公謝明順等逆子亂臣的號令,才不得不叛出朝廷。ii
但如今羽翼豐滿的寧家,終究還是要為了坐上那張椅子而實行篡位之舉。
然而就在這時,事情卻發生了驚天巨變,變得簡直就像是上天注定一般巧合。
這個驚天巨變,就是整個趙氏皇族竟然被胡人給滅族了。
如此一來,成功打敗胡人、收復江南的寧家就不算是篡位,而是順應天意和民意而得到了天下。
章文軒是個精于世故的現實主義者,他不相信這種巧合真是上天注定。
回想起主公寧志遠這一路上不急不緩、仿若先知一般的各種行軍布置,章文軒心里已經隱隱猜到了幾分端倪。
只是他不敢確定,更不敢跟別人說起半句。
有些事,是必須要爛在肚子里的。ii
因此在寧家繼任大統這件事上,章文軒既不會過問,更不會插手,盡量把自己置身于事外之中。
……………………
在視察完北門大街附近的戰場后,寧志遠隨即帶著一大幫將領和幕僚往內城走去。
自大戰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進入內城。
與外城那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的情景不同,內城這邊明顯要冷清許多。
許多人家都家門緊閉,很少有人出來迎接西北軍的到來。
從各家窗戶里透出來的目光當中,大多充滿了不安和惶恐,有的甚至是厭惡。
外城和內城民眾態度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區別,主要在于被西北軍所解救的是住在外城的平民百姓,住在內城的眾多有錢人家并沒有遭到胡人的囚禁。ii
拜大魏朝廷多年來的大力抵毀所賜,在新京居民眼中,已經背叛朝廷的西北軍跟胡人一樣,都是一幫野蠻人。
只不過住在外城的百姓剛剛才被西北軍解救出來,而且還得到了軍隊的各種救濟,這才會對西北軍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而內城這些非富即貴的居民,卻并沒有得到西北軍的救助,還是一廂情愿地認為,西北軍一旦進城,肯定會像胡人一樣大肆搶掠殺人。
因此剛剛才經受過劫難的內城居民,才會每家每戶都大門緊閉,唯恐西北軍會硬闖進來。
對于內城居民的冷漠態度,寧志遠等人并沒有在意,甚至已經見怪不怪了。
幾乎所有被他們西北軍打下來的地盤,剛開始當地百姓都會如此惶恐不安。ii
等他們親眼看到西北軍嚴明的軍紀,以及在以后的日子里寧家所施行的各種善政后,自然會對西北軍改觀的。
一行人在數千護衛的保護下,直接往皇城進發。
在來到皇城前面時,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