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因此付出大量的罰金和賠糧。而且更要命的是許多原本免稅的自有田地也要重新交稅,這算下來損失可不是一般的大。
幾乎每個家主的心里都在滴血,只是有苦難言。
相比于世家大族們的苦不堪言,越來越多的百姓卻是翹首以盼西北軍的到來。
隨著《求真報》上的報道內容經口耳相傳后大量傳播,許多人已經知道凡是西北軍所到之處,都會在當地大舉分田以及免稅一年。
再加上已經實施這兩項政策的地方百姓本身也會奔走相告,使得許多原本半信半疑的人們,終于相信這是真的。
于是很多還未享受這兩項政策的平民,都由原本的惶恐不安變成天天在盼著西北軍早點到來,好在他們這邊也實行這兩項仁政。
尤其是免稅一年這項政策,最得民心。
畢竟能分的田地有限,只有少部分人能分得到田。
對于早就被各種重稅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平民百姓來說,這免稅一年的政策才是真正的及時雨。
一時間,不僅所有百姓都盼著西北軍來,寧家的聲望更是一日千里、節節攀升。
至此,整個清查計劃已經算是完滿成功,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了。
寧志遠身為監國大臣,需要主持大局,不能整天待在外面。
于是他把收尾工作留給西線的蕭志堅等人,然后他帶著東線大軍返回新京。
這次出征,寧家不僅打服了所有江南世家,而且還通過分田和免稅這兩項政策收獲了大量民心。
再加上之前引民回鄉的工作已經在各地順利開展,許多接種過的流民在確定自己不會染上散瘡后,紛紛回鄉安心復耕。
此刻回京的鎮國公寧志遠,可謂民心所向、風頭無兩。
這時,一向慣會做人的慶平長公主連同焞芳公主等人再次提出,想請寧公繼任大統、登基為皇。
算下來,這已經是兩位公主及大臣們的第二次勸進了。
被二次勸進的寧志遠卻沉住氣,再次以自己德行不足為由拒絕了登基。
此事很快就登在《求真報》上,讓所有人知道這已經是寧公的第二次婉拒了。
雖然很多精明人都知道這是寧志遠以退為進的做法,但此事在各地民間依舊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尤其是眾多因為分田和免稅這兩項政策而得到好處的百姓們,都普遍認為寧公完全有資格當新皇帝。
畢竟對于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來說,其實哪個當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皇帝會不會加稅,加多少稅,這才是最切身利益的事情。
如今寧家不僅不加稅,還主動免稅一年,甚至還把部分公田拿出來分給百姓,這樣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因此江南百姓才普遍希望寧公能夠坐上那個位置。
而新京這邊,暫時閑下來的寧志遠決定做一件早就想做的事對謝氏一族公開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