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旗長,這個是我甲內的戶長張大橋,家中連大人和小孩一共五口人,”鳳尾村的張甲長指著自己隊伍當中的頭一個人說道。
趙旗長先是抬頭看了一下村民張大橋,然后對著新編的戶籍冊找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名字。
“張大橋是吧?戶籍冊上面確實寫著家中有五口人。
按每人二兩肉來算,他可領肉十兩。叫他去領肉吧。”
“多謝趙旗長。二狗,還不快去領肉。”張甲長道謝完后,趕緊催促自己的同鄉兼同族兄弟。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農民張大橋一邊道謝一邊滿臉歡喜地走到切肉的攤位去領肉。
為了避免弄臟,他還特意帶來了幾張已經曬干的荷葉準備用來包裹領到的羊肉。
在領到足足十兩羊肉啊,張大橋忍不住高興得咧嘴傻笑。又有肉吃,這下家里的臭小子們一定樂壞了。
很快,由張甲長所管理的十戶人家全都按人頭數領到了相應的羊肉,所有人都喜氣洋洋,跟過年似的。
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領到官府分發的羊肉了,這每隔三天就能領一次肉的福利,簡直不要太好了。
雖然每到領肉的的時候,當天的救濟糧就會停止發放一天,但沒有一個平民會為之抱怨。
就算官府在這天不發糧食,只要他們隨便上山去挖點野菜、山筍之類的東西跟這羊肉混在一起煮的話,那絕對是一道很上得臺面的大菜。
就算沒有加野菜,只要連湯帶肉一起吃的話,那也能勉強吃飽。
要知道這可是真真正正的羊肉啊,對于許多以前一年都吃不上幾頓肉的普通農民來說,有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會因為有肉無糧而抱怨?
領完肉的張大橋往后面望了一下,只見來領肉的還有很多人,這隊伍長得幾乎看不到尾。
其中全部人都按十人一組由甲長們負責帶領,少說也有好幾百人。
看到還有這么多人等著領肉,張大橋不禁咋舌,這得準備多少羊肉才夠分啊。
看來那什么《求真報》說的都是真的,寧家確實從胡人那里得到了大量牛羊,所以才有這么多羊肉可以分給百姓。
這寧家可真是活菩薩啊,不僅給他們送來了救濟糧,如今還每隔幾天就按人頭數發放一次羊肉,這樣的好日子真是做夢都夢不到。
聽說寧家還準備把從胡人那里搶到的胡牛當耕牛來賤賣,不知那樣的牛要多少銀子一頭。
雖然沒見過胡牛什么樣子,但怎么說那畢竟也是牛,應該可以用來耕田。
如果鎮上真有得賣,而且價錢不貴的話,張大橋打算跟堂弟一家湊錢買上一頭。
這樣兩家都有牛可用,以后翻田的時候就不用翻得這么辛苦了。
而且官府已經貼出了榜文,說今年不用交稅。
這樣一來,那今年地里的收成就全部歸各家所有了。
張大橋一想到這點,更是欣喜不已,感覺以后的日子充滿了奔頭。
張大橋的這些想法,基本上代表了江南各地絕大多數百姓的心聲和想法。
自從幾個月前寧家給全江南百姓進行免費接種免疫散瘡后,各地流民開始在官兵的引導下回鄉復耕,這才從流離失所中安定下來。
緊接著寧家又頒布了分田跟免稅一年的政策后,江南各地的百姓就越發對寧家充滿了好感。
如今寧家又將從南方胡人那里搶來的牛羊牲畜做成肉食,不分男女老少按每人二兩肉的標準,每隔三天一次分發給各地百姓后,立刻贏得了所有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各地百姓紛紛稱贊寧家仁義大方,竟然肯把這么好的肉食直接分放平民,這絕對是前所未有的善政、仁政。
換作順天帝跟和安帝時期,他們哪有這樣的好日子。光是年年遞增的各種重稅,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