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以后,肯定會有很多事要忙。
所以有些重要的事情我們要預先定好,以免到時顧此失彼。
首先第一點,一旦等我登基后,就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直接統領整支西北軍。
以后西北軍由誰來統領,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李定北和蕭志堅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大將,如今還成了你們的岳父,由他們來執掌西北軍我是可以放心的。
但這樣一來,朝廷這邊就少了像他們這種既有資歷又足夠忠心的大將來掌管兵部,這顯然是不太妥當的。
我仔細想了一下,決定讓他們兩人輪流執掌西北軍和兵部。
每人在西北和兵部各待五年,然后每五年一換。
另外你們兄弟倆也要作為副將輪流到西北去掌軍。
這個法子你們認為如何?”寧志遠說完,抬頭看向兩個兒子和小女婿。
寧雅柏想了一下才說:“父親這個想法我同意,我也覺得這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日后就算兩位將軍年高榮退,我們也完全可以用其他心腹大將頂替他們的位置。
西北軍乃我們寧家統治天下的槍和盾,必須要緊握在我們手里才行,絕不能讓給他人掌管。
不知父親準備如何加封李將軍和蕭將軍他們?”
“老李和老蕭二人,我決定封他們為衛國公和護國公雙國公,各賜國公府一座。
至于其他西北大將,也各有賞賜,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我們寧家不是卸磨殺驢的小人,他們為我們出生入死多年,如今寧家得登大寶,理應好好榮謝他們才對。”
寧雅柏和寧雅楓兄弟倆相視一笑,對父親這個安排頗為滿意。
這時,池非忽然問:“岳父,關于西北軍的兵力布置,您有何打算?”
寧志遠笑道:“好問題,你問到點子上了,這也是我想得最多的問題。
如今我們有火槍和落地炮等火器在手,胡人已經不是我們對手。
除非胡人傾全國之力大舉入侵,否則一般小打小鬧僅靠邊關將士就足以應付。
換句話說,西北那邊不必留著太多守軍,只要有十幾萬人馬鎮守邊關足矣。
這剩下的四十多萬大軍,我準備留二十萬人作為禁軍,拱衛京師。
另外二十多萬人,我打算把他們派往全國各地衛所,讓他們在執掌當地衛所的同時,對當地士兵進行重新訓練和嚴格監管。
你們應該知道,除了西北軍和謝家的西南軍外,其他地方衛所幾乎沒有經歷過什么戰事。
那里的士兵不僅紀律松散,戰力低下,有些甚至還亂設關卡,向過往的客商大收過路錢,全都是一群軍中蛀蟲。
我要趁此機會,把這些地方衛所好好整治一番。
另外為了提高各地衛所官兵的戰力,我打算采取地方輪換制。
即每隔幾年時間,就把其他地方的衛所官兵派往西北、西南等戰事頻繁的地區,讓他們親身參與打仗。
當然,我也不是要讓他們白白送死。
在上戰場之前,我會給足他們時間好好操練。
阿真你以前提出的老兵帶新兵的做法,也會在他們身上施行。
只有讓他們真正上過戰場殺過敵,才能切實提高士兵們的作戰力,才不會變成一群只會等著吃飯領餉的無用之兵。
這就是地方輪換制的好處。”
“好一個地方輪換制,沒想到岳父考慮得如此周到細致、算無遺策,小婿佩服得五體投地。”池非一臉狗腿地大贊。
“臭小子,不用拍老子馬屁。”寧志遠笑罵。
說是這樣說,但他臉上還是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