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廢物而已。
從古至今,真正驍勇善戰的精兵強將,幾乎都是從那種生活艱難的苦寒之地,從一場場尸山血河中拼殺出來的。
而西北這種幾乎長年跟胡人打仗的邊陲之地,無疑正是這樣的練兵寶地。
因此我寧氏先祖才定下這條秘密鐵律,讓寧家子孫世代鎮守西北,好好經營、累積人望,并借機練兵養將。
雖然我寧家不會像其他蠢人一樣死抓兵權不放,但只要我寧家在西北軍中和民間的人望不絕,就算有朝一日趙家真想對我寧家動手,憑借我寧家在西北軍民當中的深厚人望,只要振臂一呼,肯追隨我們的西北軍民一定大有人在。
一旦得到西北軍民的大力擁護,我們寧家就相當于強軍在手,試問除了胡人以外,天下還有誰可匹敵?”
池非三人聽完后,不禁心潮澎湃。
沒想到寧家第一代鎮國公如此深謀遠慮,連百年之后的事也已經想得無比透沏,甚至還為子孫后代做好了各種準備。
這樣的聰明人,確實可以稱為智者。
“爹,你說的這些跟定都北方又有什么關系?”過了一會,性子較急的寧雅楓忍不住追問道。
寧志遠瞪了他一眼,“你急什么,我還沒說完呢。
雖說自從全面推廣土豆種植后,西北的日子已經好過了許多。
但那里畢竟是與關外胡人接壤之地,日后就算沒有大戰,也肯定小戰不斷。
再加上氣候干旱、天災連連,總體而言還是一塊生活艱難的苦寒之地。
那里依舊是極好的練兵之處,因此我們寧家不能離得太遠,要將其納入隨時可以掌握之中才行。
而且有道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既然西北乃至整個北方是胡人最容易入侵的地區,那我們寧家更應該定都北境,奮力死守。
豈能學歷史上那些貪生怕死的亡國昏君一樣,整天待在遠離戰事的繁華之地終日忙于享樂、醉生夢死。”
“岳父,您是否想將國都遷回原來的京城?”
“沒錯,我就是這樣打算的。
原京城的位置是魏太祖精心挑選的,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作用。
再加上那里不管是皇宮還是城墻都完好無損,省掉了重新建都的麻煩。
沒有比那里更好的地方了,所以我決定以原京城為國都大舉回遷,并以金陵府為陪都,遙相呼應。”
“爹,既然您都已經決定以原京城為國都了,何必再搞什么陪都這么麻煩。”
“你懂什么,此乃權謀之術。
陪都名義上是作為國都的備都,但對于帝皇來說,其實更多的是作為安置那些礙眼官員的養老之處。”
“這是什么意思?”
“我舉個較為顯淺的例子,假如有一個官員很會做表面功夫,但為人太過油滑總想著兩頭不得罪人,慣于和稀泥。
這樣的人或許人緣不錯,但肯定辦不好差事,也不是個能辦大事的人。
但這種人往往極會鉆營,善于溜須拍馬左右逢源,在官場上可能比那些埋頭干實事的官員升得更快,甚至有機會坐上高位。
這種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由于他既沒有犯錯又在朝中有一定的聲望,做皇帝的還真不好直接辦他。
假如將他外放的話,又不一定有合適的官職給他外放。
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明升暗降。
表面上升他的官,然后把他直接送到陪都那邊去養老,讓他再也回不來。
這樣不僅搞走了一個尸餐素位的官員,皇帝也不會落下什么壞名聲,這就是設立陪都的好處,懂了嗎?”
寧雅楓恍然道:“原來是這樣,看來這陪都還是有點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