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岳父已經決定撤離京城,但此時城門那邊早就被禁軍封死。
再加上寧氏一族人數又這么多,池非實在不知道岳父他們打算如何離開。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答案了,是岳父親口告訴他的。
原來五道山底下有一條秘密地道,地道直接連到城外屬于寧家的一個私人馬場。
馬場里自然有大量馬匹,只要到了那里,寧氏一族就可以騎馬或坐馬車離開京城。
在聽到這個答案后,池非整個人愣住了。
雖然五道山這里屬于城郊,但離城外還是很遠的。
如果真有一條直通城外的地道,那這條地道得有多長?
另外為了保守秘密,負責挖地道的人也不能太多,否則就會有泄密的危險。
這工程原本就十分龐大,再加上挖地道的人又不能太多。
這樣算下來,這工程絕非幾年時間就可以完成。
面對池非的疑問,寧志遠回答道“這是寧氏一族最大的秘密之一。
這條地道是從第一代鎮國公正式定居京城后,才開始秘密開挖的。
當時挖地道的全是這位先祖的心腹親信,一共耗時二十多年才挖好。
初代鎮國公之所以要這樣做,為的就是防止魏太祖以及后來的皇帝有朝一日會對他們這些開國功臣鳥盡弓藏、大開殺戒,才費盡心思給寧氏一族留下一條可以逃生的后路。
雖然后來沒有發生這些事,但這條地道還是秘密保留了下來。
只有族長和少數幾個叔伯才知道這件事,是真正的族中之秘。”
池非不禁贊嘆道“初代鎮國公真是一名智者,幾乎把一切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都預料到,并作好了相應的準備,實在讓人佩服。”
池非記得岳父曾經跟他說起過初代鎮國公的事跡,這人不僅打仗厲害,就連“放權”、“不爭”、“固軍”這三條充滿官場智慧的寧氏祖訓也是他提出來的。
如今再聽說他連逃生的地道也一早就挖好,更是對此人產生了深深的敬佩。
深謀遠慮,洞察人心,這樣的人確實可以稱為智者。
寧志遠嘆了口氣說“確實,跟這位擁有大智慧的先祖相比,我們這些后輩實在有些上不了臺面。
我原以為這一輩子都用不到這條地道,沒想到最終還是用上了。”
寧志遠表情復雜地看著自己受傷的左手,沒有受傷的右手卻緊緊地握住了拳頭,用力至皮膚泛白。
池非能夠大概體會岳父的心情。
岳父跟皇上的關系不僅是君臣這么簡單,岳父年少時曾經當過皇上的侍讀,陪著皇上一起讀書玩耍,可以說是跟著皇上一起長大的心腹親信。
成年后岳父一直堅守祖訓走的是不靠邊不站隊的忠君路線,多年來為大魏為皇上戎馬沙場、出生入死無數次。
岳父自問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大魏、對不起靖安帝的事。
然而那位坐在皇位上的人,卻因為擔心寧氏一族在西北根基太深、人望太厚,終有一天會威脅到他的統治。所以要將寧家以及整個寧氏一族連根拔起,除之而后快。
天家無情,確實不是說假的。
面對這樣對待自己的皇帝,寧志遠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
……………………
“你說什么,珊兒她決定留在京城?她瘋了嗎?!”聽到丈夫的話,正在收拾行李的姚氏驚得一下子站了起來。
寧志遠有些無奈地說“這是真的,去送信的人回來匯報說,珊兒說自己已經嫁為人婦,如果這時候離開京城的話,等于跟丈夫斷絕關系。她不想這樣做,所以決定留下來。”
“那孩子怎么這么傻,早知道這樣我就不把她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