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晉升的限制,讓非進士或舉人出身,但有多年從政經驗的下級官吏也有機會往上升遷。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眾多不是進士或舉人出身的縣丞、教諭、縣尉、典吏等下級官吏,也有機會升為知縣或更高一級官員。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緩解西北文官短缺的問題,還能使這些下級官吏更加忠于西北。
試想一下,一個原本一輩子都沒希望再往上升遷的縣丞或縣尉,如今突然看到有機會升為知縣甚至更高一級的官員,怎么可能不動心?
為了往上升遷,這些下級官吏一定會更加用心辦事,對給了他們這個機會的西北軍方也肯定更加的忠心。
說一千道一萬,對于這些下級官吏來說,沒什么比實實在在的官職和實缺更讓他們看重的東西了。
寧志遠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實際的人,一聽這個建議,立刻拍手叫好,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不過此事具體要怎么做,還需要經眾人仔細商量研究過才行,不能輕率而行。
因為官員升遷制度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根基,對整個國家影響巨大。一旦出現問題,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
西北雖然不算國家,但改革官員升遷制度同樣影響極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必須要仔細研究過后才能決定要不要實行。
但不管怎么樣,提出這個建議的章文軒還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所有人都看出這個才智過人的老者極受大將軍的看重。
因為章文軒的突出表現,就連池非也受到了岳父的夸獎。
寧志遠夸他推薦得好,這章文軒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池非也覺得這章老先生所提的官員升遷改革辦法確實很高明。
這就相當于現代一些注重實績的企業,在挑選人才的時候不看對方是什么學歷,只看對方有沒有相關的從業經驗,道理是大同小異的。
西北長年跟胡人打仗,當地民風彪悍,歷來就是武強文弱。
本地讀書人本來就少,能考上秀才甚至是舉人的更是鳳毛麟角。
在這種大量文官出逃的情況,如果還死守規矩只讓進士或舉人當官,那這個人才缺口可能要花很多年時間才填得上。
假如改為只看從政經驗而不看出身的話,那選人的途徑就拓寬了許多。這確實是一個極富智慧的用人之策。
池非也沒想到自己隨手推薦的章老先生竟然如此厲害,這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nt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