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完本神站\輸入地址an
最新網址
雖然溝灘曬鹽法試驗成功,但池非并沒有馬上在各大鹽場大肆推廣。
在沒找到足夠多的可信鹽工之前,池非并不打算在其他鹽場推廣此法,以免秘密外泄。
由于一下子建了這么多濾池,原本充當鹽工的寧家家生子們一下子顯得人手嚴重不足。
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寧雅柏只能通過飛鴿傳書的方式通知遠在西北的父親,請他派更多可信的人過來充當鹽工。
寧志遠得知此事后,欣喜若狂。立刻派了一百多戶軍戶,合計五百多口人用馬車分批送往九江。
另一方面,寧雅柏開始把大量適合曬鹽的無主海灘征為官府用地,并且還學池非那樣在周圍大建圍墻,不許其他人進入。
同時把當地所有工匠都請了過來,讓他們在這些海灘上建造數量龐大的濾池,準備擴大生產。
由于坐馬車比騎馬要慢不少,當這五百多人歷經兩個多月路程,陸陸續續從西北趕到了九江時,寧雅柏已經在當地各個海灘上一口氣建了五個鹽場,平均每個鹽場都有上百座濾池。
這些鹽場不僅統一有圍墻保護,而且周圍還有士兵把守,守備森嚴。任何不經許擅入者,格殺勿論。
就在寧雅柏大肆興建鹽場之際,池非正式開始了鹽田法的研究。
鹽田法主要分為蒸發池和結晶池兩部分。
首先,鹽工將海水通過溝渠引入蒸發池中進行暴曬,以減少蒸發池中的水份。
當蒸發池里的海水被蒸發到一定程度后,就會變成充滿鹽份的飽和溶液。
此時再將這些飽和溶液倒入結晶池中繼續暴曬,直到水份徹底蒸發為止,此時所產生的晶體就是最為常見的粗鹽。
這個方法聽上去很簡單,但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個“曬”字。
因此鹽田法必須要選擇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地勢平坦的地方才有可能實行。
這個條件實際并不容易滿足,首要條件必須是沿海地區,其次是照要充足,氣候少雨干燥才行。缺一不可。
而沿海地區受洋流影響,一般多以潮濕多雨、容易產生臺風或季風天氣為主,因此很多沿海地區是不適合曬鹽的。
至于這里究竟適不適合曬鹽,池非心里也沒底,只能先試試再說。
首先是先在離海岸約四、五百米遠的地方挖出一排排蒸發池。然后往海邊方向挖出引水溝渠用于引入海水。
這一步基本上跟溝灘曬鹽法中建蓄水池的步驟是一樣的。
只不過蒸發池的數量遠比蓄水池要多得多,一排接一排,形成了密密麻麻的鹽田。
每個蓄水池的面積大概一畝左右,深度由深入淺,越往后越淺。
最深的一級蒸發池到成人膝蓋部分,然后依將往后下降。到最后一排蒸發池時,水位只到成人腳踝位置。
前后兩邊用木板輔以泥土分隔,這樣方便鹽工將海水推入下一個池中。
雖說鹽田法分為蒸發池和結晶池兩部分,但實際上蒸發池是最多的,占了鹽田九成以上。結晶池只有一成不到。
之所以要這么多蒸發池,那是因為蒸發海水這一步不是簡單地在一個池子里完成,而是要按海水的不同濃度分開蒸發。
例如剛從海里引過來的海水一般只有35的鹽度,即每千克海水含鹽量為35克左右。這些原始海水就只能放在最前面的蒸發池里。
等曬上一段時間后,海水鹽度升到10左右時,就需要將這些海水從前最前面的蒸發池向后移動,移到后一級蒸發池里。
經過再次蒸發后,當海水鹽度由10升到20左右時,就要將這些海水再次后移,移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