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居高臨下的情況下,下方的魏軍幾乎完暴露在西北軍的射程之下避無可避。
隨著一輪又一輪的弓箭齊射,許多魏軍士兵被直接射成了糖葫蘆,慘叫聲不斷。
就算偶爾有魏軍士兵能夠成功爬上城頭,也很快就被站在弓箭手旁邊的槍兵給直接捅了下來。
當上百斤重的士兵從三丈高的城墻掉下去時,其重力足以將下方的同僚活活砸死。
西北軍與胡人打了這么多年仗,在守城方面的經驗尤其豐富。
除了各種對人所用的計策外,還有專門對付云梯的法子。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火油倒在云梯上,然后點火去燒。
不過這個方法比較危險,要把身體探出去才行。
此事只能由經驗豐富的老兵來做,新兵還真做不了。
只見數十個老兵在手持盾牌的同袍掩護下,一邊冒著被下方弓箭射中的危險一邊把身體探出去將早就準備好的火油潑在云梯上。
雖然在此期間有好幾個人被亂箭射中,但大部分人還是成功做到了。
火油一倒好,旁邊立刻會有弓箭手將火箭射向云梯,把梯子點燃。
這招果然有效,隨著一架又一架云梯被點燃,失去了攀爬工具的魏軍攻勢頓時緩了下來,直到有新的云梯被運過來為止。
慘烈的攻城戰從上午一直持續到傍晚,魏軍在付出足足四千多人的傷亡后,還是沒能接近城頭一步。而他們的云梯也被燒掉了三十多架,只能鳴金收兵。
反觀西北軍這邊,不過是死傷了三百多人。
雙方傷亡比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此次攻防戰絕對是西北軍大勝。
望著不斷退去的魏軍士兵以及城下大量的尸體,惠陽府衛所指揮使杜肖卻并沒有感到太高興,因為他心里很清楚,真正的苦戰還遠未開始。
刨去無法作戰的民夫,魏軍至少有六、七十萬人之多,這區區三、四千人的傷亡,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而他們的職責,就是要死守惠陽城,直至等到援兵到來為止。
然而只有杜肖一個人知道,援兵是不會來的,這惠陽城將會成為他們這些守軍的葬身之地。
早在幾個月前,大帥寧志遠親自接見了他,給他下了一道軍令:死守惠陽城。
這個死守,是真的要拼盡一兵一卒也要死守到底。
因為大帥說得很清楚,西北大營這邊是不會派援軍過去支援的,一切只能靠他們自己。所以這是一個有去無回的死任務。
大帥還向他承諾,一旦寧家日后真的取得了天下,不管他杜肖是死是活,寧家都會對他封侯,并且世襲罔替,子孫永蔭。
他手下的千戶百戶等將領也會相應有所追封,日后所有人的名字都會寫進忠臣錄中流芳百世,絕不會讓他們白死。
杜肖當時想都沒想就接受了這道軍令,并且是心甘情愿地答應下來。
從決定當兵那天起,他早就做好了遲早有一天會戰死沙場的心理準備。
他運氣好,不僅沒死,還從小兵一路當上了千戶。
他今年已經四十有余,能當上正五品的千戶幾乎已經到了仕途的盡頭。
而惠陽府衛所指揮使卻是正三品的地方大員,他這一上任就相當于連升數級。
就算這是一個有去無回的死任務,但只要一想到他死后杜家能夠封侯,并且世襲罔替,他就覺得比什么都值了。
他要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也能有成為人上人的那一天,這是他作夢都想做到的事。
而且大帥一向說話算數,既然他都這樣說了,杜肖自然沒有半分懷疑,于是立刻接受了軍令,就這樣成了新任的惠陽府衛所指揮使。
此事只有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