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道,就連他手下的副官和千戶也不知道此事。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寧死不降的,所以他必須要穩住軍心,才能把這道軍令執行到底。
為此,他還特意把所有城門用磚石給封了起來,使偌大的城門成了一道有名無實的裝飾,徹底斷絕了士兵出去的退路,同時也讓城門這個最大的守城弱點給消除了。
至于補及方面,城內早就儲存了可以供軍消耗三個月以上的糧食和清水。庫房內眾多用于守城的弓箭、長槍、火油等武器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一來,除非魏軍真的圍城超過三個月以上,否則根本耗不死他們。
這一切的準備,只有一個目地,那就是死守到底。
杜肖相信,被大帥下達死守命令的絕不止惠陽城一處地方。
杜肖的判斷是正確的,不止是惠陽城,凡是周邊較大的城池,寧志遠都給負責守城的指揮使下達了死守到底的命令。
這或許很殘忍,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包括寧志遠、李定北等軍方大將心里都很清楚,西北跟南邊不同,大部分地區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根本沒那么多險要之地可以作為偷襲的地點,想要設伏更是難上加難。
而且像安國公這樣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想誘敵深入、引其上當幾乎不太可能。
這種小伎倆只能用在一些腦子發熱的楞頭青身上,對安國公這樣的老將是沒用的。
尤其從他采用這種調動軍之力一路平推過去的戰法,可以看出安國公是鐵了心要用這種穩扎穩打的方法去打贏這場仗。
在這種情況下,西北軍唯一的應對之策,就是用一個又一個城池去盡其所能地消耗對方的兵力,然后把大軍主力引至西北內陸地區。
等魏軍勢盡力竭之時,就是他們發動反攻的最好時機。
所謂慈不掌兵,包括寧志遠在內的各個軍方大將雖然平時都很愛惜自己的部下,但真到了打仗的時候,那是絕不會手軟的。
為了取得勝利,不管付出多大的傷亡都在所不惜。
打仗原本就是要死人的,哪有這么多人情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