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后要處理的事情堆積如山,但寧志遠還是讓小女婿先回九江。
畢竟九江是整個西北最重要的制鹽、稅收和貿易要地,寧志遠不放心讓別人代管。
而且算算日子,小女兒寧雅芷也快要生了,因此他才讓小女婿先回九江再說。
既然岳父都這樣說了,早就歸家心切的池非自然是欣然答應,立刻帶著護衛騎馬往九江出發。
經過半個多月日夜兼程后,池非等人終于趕到了九江。
此時的九江,到處都處于一片喜慶的氣氛當中,比過年還熱鬧。
西北軍大勝魏軍的消息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傳遍了西北和東北兩地,原本對這場戰爭忐忑不安的兩地百姓在知道西北軍打贏后,全都放下心來,并且自發地開始慶祝起來。
其中西北百姓是最高興的,因為西北軍絕大部分士兵都是從西北當地招募,是真正的西北子弟兵,也是寧家的基本盤,所以當地百姓一聽到大軍已經打勝的消息,那是發自內心的感到歡欣鼓舞。
而東北的百姓雖然不像西北百姓那樣發自內心地擁護鎮守西北百年的寧家,但對于西北軍的大勝大多數人還是很高興的。
如今的東北,在西北當局的治理下,確實比以往大魏官府管治時要好得多。
其中最直觀的一點,那就是以前各種名目繁多的地方雜稅全都沒有了。這對于東北平民百姓來說,沒什么比這個更讓人高興了。
以前大魏官府還在的時候,東北百姓除了必須要交的田賦和人頭稅外,還有均平銀、火耗、練勇銀、柜費、秤費、鎖頭費等各種雜稅。
而這些雜稅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地官府橫派給他們的,并非朝廷所規定的正稅。
但就算百姓們知道又能如何,他們根本無處可告。
因為地方雜稅這種事各地都差不多,最多名目有所不同罷了,反正都是要交的。
這林林總總的各種正稅加地方雜稅,幾乎讓大部分百姓都苦不堪言。
后來西北軍占領東北后,剛開始這些雜稅還是在的。
但過了兩年后,寧家就頒布了新稅法。
新稅法提高了田稅、人頭稅和均平銀這三種正稅的稅費,但取消了所有地方雜稅。
雖然正稅增加了,但如果真的減掉地方雜稅的話,那總稅費卻會瞬間減少大概三分之一。
剛開始的時候,東北百姓還不相信真有這樣的好事,以為官府只是借機加稅罷了。
雖然心里不滿,但由于懼怕西北軍的強悍,只能敢怒不敢言。
但隨著征稅開始后,百姓們驚喜地發現,官府還真就只收正稅,不收雜稅了。
而且官府收稅的時候,還有一批名叫“清廉社”的官員會專程到在場監督和查帳,使得沒有一個縣老爺敢在這些人的眼皮底下搞鬼。
如今東北百姓已經交稅兩年多了,稅費仍舊還是跟當初新稅法規定的一樣,這下終于讓所有百姓相信,寧家果然是信守承諾的。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比于大魏官府不斷對各地進行加稅的行為,寧家不僅不加稅反而還減稅的舉措實實在在地讓東北百姓對寧家這個新統治者充滿了好感。
除了減稅以外,“清廉社”的出現也讓各地官員巧借名目盤剝百姓和商人的現象大為減少。
誰敢這樣做,只要有人舉報到當地的清廉社,很快就會有專職人員對官員進行調查取證。
一旦情況屬實,犯事官員就會被立刻收監處理。其效率之高,簡直聞所未聞。
正因為清廉社對當地官員的威懾作用,使得各地地方吏治風氣為之一變。
所有當官的不僅不敢再任意盤剝百姓和商人,就連辦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