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再拖拖拉拉、馬虎應付。
這一切,都是被東北各地百姓看在眼里的,也深受其益。
現在除了極少數還懷念過往的頑固儒生外,絕大多數東北百姓已經完全接受了寧家的統治,不愿再回到以前的環境里。
因此在得知西北軍大勝后,絕大多數東北百姓都是很高興的。
這是東北百姓普遍的想法,九江這邊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的九江,不僅商業繁華、居民收入大增,而且作為東北一線大城市,隨便一個人走出去,別人一聽是九江人,大多會另眼相看。這種優越感是當地百姓和商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所有當地百姓,都以身為九江人而為之自豪。
當池非帶著護衛進城時,沿途所有看到他的百姓立刻不約而同地跑過來跪在路的兩邊熱烈歡迎他。
“蘇大人回來了,蘇大人回來了!”
“是真的嗎?蘇大人真的回來了?”
“當然是真的,他已經進城了。”
“走,我們快去看看。”
在眾人奔走相告之下,越來越多百姓聚了過來,都想親眼一睹蘇大人的風采。
池非雖然平日里很少當眾露面,但所有當地百姓都知道,正是因為蘇大人出任九江知府后,九江才有如此巨大的變化。
在知道蘇大人親自到西北戰場后,所有人都擔心不已。
害怕這位給整個九江帶來了真正繁榮的知府大人會發生什么事。
尤其是那些從商業貿易中獲利豐厚的商人們,更是整天求神拜佛希望蘇大人平平安安,千萬別出事。
在九江這里,他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和優厚寬松的經商環境。而這一切,全都出自于蘇知府的政策和治理。
他們做了這么多年生意,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重視商業,并且尊重商人的官員。
所有商人都擔心,萬一九江換了別人來當知府,他們是否還能繼續享受這種優厚條件。因此商人們比普通百姓更加害怕池非會出事。
除了百姓和商人外,池非下屬的官員在得知上峰已經回來后,趕緊出去迎接,以免怠慢。
“那位就是九江知府蘇真?”在沿街一幢二層高的茶樓上,一個身穿長衫、儒生打扮的書生一邊說,一邊看著被五百護衛小心翼翼地護在中央,在眾多百姓的興奮簇擁下,面帶微笑地向眾人拱手行禮的池非。
“是的,那位就是備受愛戴、鼎鼎有名的蘇大人。
我等能夠在九江自由經商,甚至連關稅都不用繳,那都是蘇大人的功勞。”坐在他旁邊的一個中年商人滿臉敬佩地說道。
“果真完全不用交關稅?那官府如何從中營利?”書生有些不太相信。
中年商人神秘地笑道:“這就是蘇大人的高明之處。
雖然不收關稅讓寧家少賺了一些,但也正因為這點,才讓九江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中原地區數一數二的大港口。
每日來往的商人絡繹不盡,根本不愁沒生意做。
這商人一多,專門接待商人的客棧、店鋪和倉庫的租金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你可知道,整個九江港的地皮都是寧家買下的,還有港口附近的幾個交易市場也是寧家的產業。
寧家光是從這些建在地皮上面的客棧、店鋪和倉庫里收租,就足已賺得盆滿缽滿了。”
“原來是靠租金營利,怪不得肯這么大方不收關稅。”書生冷笑道。
說得興起的中年商人并沒有注意到書生的態度,繼續一臉興奮地說道:“這還不止,去年蘇大人還搞出一項更加賺錢的生意,那就是征收印花稅。
那實在是天才一般的構想,實在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