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由于炮彈外殼是陶殼所制。在大炮發射的時候,強大的沖擊力有時會使得陶殼本身發生破裂,引起炸膛。
有一門大炮就是因為炸膛而報廢的,還炸傷了好幾個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池非于是讓工匠們給每顆炮彈的彈身加裝了兩層外殼,一層是木殼,一層是陶殼。
這兩層外殼就相當于雙保險,加起來足以承受大炮發射時的沖擊力,這樣就基本解決了炸膛的危險。
從最初研究到最終成形,這前前后后加起來足足花了半年有余。
雖然過程頗為艱難,但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就把落地炮研究出來,池非總算是松了口氣。
之所以要急著研究落地炮這種遠距離進攻武器,那是因為池非通過散布到江南各處,尤其是新京那里的探子得知,魏朝的工部如今正在日以繼夜地加緊制造火銃。
雖然那火銃比他們西北軍所用的火槍要落后許多,但畢竟也是能發射鉛彈的火器,具有相當的殺傷力。
至于工部具體已經造了多少桿火銃出來,暫時還不知而知。
池非是個謹慎的人,他習慣于往最壞的結果來考慮。
假如謝家真的擁有大量火銃,將來一旦西北軍真的與魏軍對上,就算西北軍能夠打贏,可能也要付出不少的傷亡。
而且接下來西北軍還要對付胡人這些關外豺狼,不能在這里折損太多人馬。
因此池非才急于在出兵江南之前,把落地炮這種能夠通過大炮發射出去的遠距離進攻武器造出來。
如今落地炮已經研制成功,接下來不僅要大量制造這種新式炮彈,還要盡量多造鐵炮。
否則有彈無炮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不過造炮之事就不用他多操心了,寧雅柏早已下令東北各府軍械局加緊造炮。
……………………
當寧雅楓帶著二百多顆落地炮趕回西北大營時,親眼觀看過試炮效果的寧志遠開心得像撿到寶似的對這些新式炮彈摸個不停,簡直就是愛不釋手。
幾乎就在當天下午,寧志遠就派出快馬給西北各地軍械局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命其大量造炮,不得有誤。
也就是從那天起,在大將軍寧志遠的帶動下,整個西北軍方備戰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不管是士兵還是平民,幾乎所有人都被動員起來積極備戰。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