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大義凜然的文章一出,頓時受到了很多讀書人的一致好評,紛紛指責真知報手段太下作。
而新知報也不甘示弱地做出反擊,登報指責新京報為了打擊同行,不惜煽動民眾,指鹿為馬,其心可誅。
一時間,兩家報紙就這樣打起了口水仗,各自找言辭犀利的文人寫批評文章攻擊對手,吵得不可開交。
正所謂八卦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怎么樣,以報道各個官員八卦消息為賣點的新知報還是逐漸起來了,銷量不斷上升,大有從后趕超新京報之勢。
面對兩家報紙的口水仗,以及兩位皇子的明爭暗斗,池非很慶幸這些都與他無關,他只需要安安份份經營他的文學報就夠了。
不知不覺,《重生》第四卷的內容已經在文學報上連載過半。
自第三卷結束后,他就開始寫江銘準備考舉人的劇情。
基本上第四卷的內容,就是圍繞這部分劇情而展開。
話說自從江銘的繼母茶氏被江父休棄后,江父對于這個出色的長子一直心懷愧疚,因此對他更加的看重,幾乎可以說是百依百順。
相反,出于對茶氏的憎恨,江父對于茶氏所生的小兒子江波由此心生厭惡。直接把他扔給奶娘照顧,根本不想再看到他,連他的院子也幾乎沒有再進去過。
負責照顧江波的下人有不少是捧高踩低之人,看到江波徹底失寵,對他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差。不僅不聞不問,有時甚至還偷吃他的飯菜,又或者把他身上值錢的東西偷出去換錢。
而江波不過是一個三歲不到的小孩,連話都說不利索,更不要說反抗,只能任由下人們欺凌,整天哭個不停。
有一天江銘經過江波的院子時,忽然聽到江波的哭聲。
他好奇走進去看的時候,只見幾個下人正把江波當小狗一般耍弄,拿著他的碗傳來傳去,就是不給他吃飯。已經餓得不行的江波只好一邊大哭一邊跌跌撞撞地去搶自己的碗。
至于負責照顧他的奶娘,早就不知去了那里。
看到這一幕,江銘怒火中燒,直接走過去把笑得最得意的那個下人一腳踹倒在地。
其他下人這才看到江銘,頓時嚇得跪下來大氣都不敢喘。
望著滿臉淚痕,渾身臟兮兮的幼弟江波,江銘不禁心生憐憫,把他抱起來帶回自己的院子。然后讓丫環給他洗澡換衣服,并給他準備吃的東西。
吃東西的時候,江波狼吞虎咽,顯然是真餓到了。江銘去問他,他才結結巴巴地說自己已經好幾天沒吃飽過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江銘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江父。江父立刻下令把那些下人包括江波奶娘在內部賣掉,一個不留。
但即使是這樣,他仍然不想再見到小兒子江波。
江銘知道父親是由愛生恨才會這樣,于是對父親說稚子何辜,就算他生母不是好人,但他身上流著江家的血,這點是不可否認的。而且弟弟還這么小,只要好好教的話,一定不會像他生母一樣學壞的。
江父看到長子深明大義,愛護兄弟,感到十分欣慰和感動,答應以后會教好江波的。
江銘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年幼的江波正巴巴地等著他,一見到他就興奮地跑過來拉住他的衣服不放。
經過半天的相處后,江波已經對這個不僅給他飯吃,還對他很好的親大哥十分依賴了。
看著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江銘的心情有些復雜。
與蛇蝎心腸的茶氏不同,江波因為從小受到江父教育的緣故,性子方面完繼承了江父溫厚善良的一面。
上一世,繼母茶氏設計把他趕出江家后,江波也曾悄悄派人資助他,想幫他在外面置業安居。
然而當時的江銘由于心中恨極茶氏,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