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范增對著趙嘉深深拜下。
趙嘉此時,亦猛然驚醒,對于范增之言也頗為認同。
趙嘉的處事風格,注定不能以霸道治天下,否則最先拋棄趙嘉之人,就是各國大商股。
申岐之地能夠在艱苦中發展至今,與各國大商賈脫不開關系,沒有了這些人的支持,趙嘉就沒有足夠財力發展領地,讓境內百姓過上好日子。
且正如范增所言,仁、義、信乃趙嘉立世之根本,真要拋棄了這些,也就等于自毀根基。
而此時,李斯亦沉默不語。
他先是看了看范增,又看了看趙嘉,已經知道此次與范增的爭斗,自己落入了下風。
不過很快,李斯就想到了補救的方法。
他上前兩步,對著范增作揖道“先生之言,振聾發聵,仁、義、信確為君上立世之根本,李斯敬佩不已。”
隨后,他又對著趙嘉拜道“李斯不才,受范增先生啟發,今有一策獻于君上。”
趙嘉驚訝于李斯的轉變,不過仍舊相信對方的才能,當即問道“先生但講無妨。”
李斯曰“依范增先生所言,自然要開倉放糧接濟百姓。”
“不過,若無償放糧,一則于官府無利,二則恐引起百姓懶惰、怠慢之心,不可取也。”
趙嘉問道“先生有何良策?”
李斯答曰“昔日君上安置匈奴俘虜,以工代賑,令匈奴俘虜通過服徭役賺取生活所需,此舉大善。”
“吾常聞君上與鄭國先生日夜交談,商議在趙國興建水利、開挖溝渠之事。”
“竊以為,此乃興國安邦、利在千秋之舉,當速行之。”
“君上正好趁著今歲饑荒之際,大肆征召百姓有償開挖溝渠,如此既能讓鄭國先生一展所長,又能讓百姓們通過勞動賺取錢糧,熬到來年開春收獲糧食,豈不美哉?”
趙嘉聽到這里,不由擊掌贊道“妙哉,妙哉,妙哉!”
范增卻是瞥了李斯一眼,暗暗想到“居然被他摘了桃子。”
這條計策,范增也準備獻給趙嘉,可惜臉皮沒李斯厚,鋪墊好了反而讓對方先行一步。
只不過,范增也并非好相與之輩,自然不會讓李斯專美于前。
他贊嘆過李斯的策略之后,當即說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為趙之大敵,縱暫時不能出兵伐之,亦不可不防。”
“增有一策,可攻秦民之心!”
趙嘉聞言大喜,道“先生速速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