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好!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卻說李元動身的那一刻,諸天之上的圣人道場中,諸圣有感。
而身為三清之首,玄門大師兄的太上老子,同樣化下一道分身投入到輪回之中。
其他圣人雖然對此不喜,但又因為二人即使以分身降世,而真身居于道場之中,故此也沒有說什么。
話說地仙界中,楚國苦縣,有理氏女,一日于河邊洗衣,見水上漂下一個黃李。理氏攜之歸家,食之而孕,經八十一年,方生下一個男嬰。因懷孕太久,此子一生下來,便是白眉白發白須,故名之曰“老”,后又名之為“聃”。又因食李而生,取姓為“李”,后人稱之“老子”,或曰“老聃”是也。
老子即道德天尊轉世之身,特地臨凡來傳教義,收攏氣數。因他是圣人一分身,轉化凡胎,凡人精血供養不足,因此懷孕八十一年,竟未生而先老,遂使時以為奇。
當時,天子勢弱,諸侯不從,互相征伐,百姓凋零,生靈涂炭,圣人思及眾生困苦,蔚然長嘆,希望‘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希冀天下回歸純樸之世態。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
老聃如饑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老子出世,周天寰宇凡擅觀天象者莫不知曉。
卻說遠在云夢山上,一位道者身穿粗麻布衣,盤腿坐在一塊青石之上,望著天地間緩緩聚集的氣數。
“始開了嗎?”
令人驚奇的是,這位道者滿頭華發,面如嬰孩,額上生有四顆痣,結成鬼宿之象,說話之時,可見口中,不多不少,剛好生有四十顆牙齒,呈現一種大圓滿之象。
道人名曰:王禪,自號鬼谷,正是李元下世之分身,如今身居云夢,自幼便通曉: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六韜三略,布陣行軍,廣記多聞,明理審勢,修身養性,祛病延壽之道。
“是時候該,宣兒證道了,只是那西方世界,路途遙遠,憑我肉體凡胎,難以到達,看來只有聯系本尊了。”說完王禪手中掐著道決,瞬間遠在天外天混沌之中的李元有感。
只見李元伸手一點,便見一輪鏡光生,鏡中景色異常,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池中那大如車斗的蓮花之上,端坐一位身披五色袈裟,頭生肉髻,面容俊美妖異得仿佛是造化所鐘的僧人。
幾乎接近于完美,足以令無數男子沉淪,女子癡迷的容貌。
這僧人正是孔宣,昔日封神之時,被準提降服在極樂世界七寶林中。
準提本想度化孔宣皈依佛門,奈何孔宣泥丸之中,有李元親自所書太冥道玄三元敕詔,鎮壓孔宣的心神,若是孔宣不愿意,眾使接引準提兩人聯手,也不法強行度化,只能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誘導孔宣。
如今的孔宣頂上三花五氣翻騰,但見頂上慶云滾滾,左邊一朵金花之上端坐一位佛陀,腦后智輪顯化,大若畝田,輝光堪比日月光輝,其中億萬眾生端坐蓮臺,念誦佛號,無窮無盡無量佛光自他身上擴散開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