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定了主意,李方晨便決定等去了別院就開始做安排。
可是李世民的想法卻并非如此,車隊未做停留,直接行入莊中。
“朕想看看,你們倆個究竟做了些什么。”
繞行在莊中,看著全部翻新過的土地,已經(jīng)空氣中彌漫著夜香之氣。
李世民終于還是忍不住,讓車架放棄繼續(xù)在莊中閑逛,直接趕往秦王別院。
問李方晨,“鈺兒,你這搜羅長安城中的夜香,就是為了澆地?”
李方晨點頭道“回稟父皇,澆地施肥之事,兒臣之前便有稟報,只是父皇并不重視。”
李世民嘴角微抽,“朕不過是忙于政務,一時疏忽罷了。”
“是!兒臣記下了,父皇忙于政務,一時疏忽,忘記了肥料對田地極為重要!”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這個臭小子,不就是沒答應嗎?
實在是沒辦法想象,那污穢之物澆在田地間,會對谷物有何益處。
地中還有些許灰白色,李世民便又問道“這灰白之色因何而來?”
李方晨答“此乃生石灰!”
“生石灰?此物又為何用在地中?”
“啟稟父皇,生石灰有益于消減土地中害蟲,同時與土地中和之后,也會起到促進增產(chǎn)的作用。”
“朕怎么從未耳聞?”
李方晨嘆氣道“父皇,這生石灰,還有那夜香,兒臣都有寫在《農田增產(chǎn)》一文中,難道父皇你一字未看?”
看什么看?
當初送進宮的策論,足有五十多篇,李世民看了僅僅十篇就有些頭昏腦漲。
文中皆是利國利民之言,奈何有些部分太難理解。
曾聚尚書省官員于一處共同查閱,奈何其中仍有不少無法被人理解。
時日一久,李世民也就熄滅了當初的興奮和激動,擇其而用之,不重要的暫且留下,待日后施行。
余下那些,反倒被遺忘在了書房之中,偶爾取出來閱讀。
或許,這就是多而不珍,如果當初李方晨每隔三月,獻上一篇策論,那定會驚為天人。
有時候,再好的東西,一但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太多,反倒會讓旁人的珍視程度有所降低。
李世民甚至還有一種感覺,鈺兒未曾把最重要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以后總有機會的。
如今,被李方晨用這番話回懟,反倒有些心慌。
難不成這其中還真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情況嗎?
不過增產(chǎn)之事,需知大唐如今尚有多數(shù)百姓,未曾擁有田地。
即便推行此國策,真正其中獲益者,依舊是那些權貴。
心不在焉地看著車架外,田地間的情況,李世民心中隱隱有一種猜測,“莫非這是鈺兒想告訴朕,那些國策,不該棄之不顧嗎?”
“父皇,前面就是別院。”
李世民的沉思被李泰打斷,幾人走下鑾駕,看著身后同樣離開鳳駕的長孫無垢等人。
李方晨和李泰見禮道“兒臣拜見母后,見過楊妃娘娘、陰妃娘娘!”
長孫無垢走上前捏住李方晨的耳朵,“你這臭小子,故意這般帶路,真當你這秦王莊香氣誘人不成?”
李方晨面露苦笑,嘆氣道“兒臣錯了,還請母后責罰!”
供出父皇?算了吧,母后如何看不出,這車隊在田地間打轉,是父皇的意思。
只是這么長時間不見,故意尋了個借口,想要跟自己“親近”一下。
唉要是能不揪耳朵,這種親近李方晨還是比較喜歡的。
楊妃和陰妃笑著上前,“姐姐倒是好福氣,看著秦王殿下和魏王殿下如今這般,真叫人羨慕!”
虧是有外人在場,長孫無垢的“親近”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只有李方晨通紅的耳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