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青雀有心了。”
那個老鱉船直接棄置一旁,實在有些丟人,李世民絕不會上那艘。
倒是另外一艘有些驚喜,說不上巧奪天工,但也算極盡所能吧。
除此之外,李方晨還準備了幾艘其他樣式的小船,是從長安做好送來的。
岸邊李方晨準備了涼亭,可供人休息。
“鈺兒,青雀,與朕上船游湖釣魚!”
“是!”
劉三成也跟著,負責劃槳,其余人若是想玩可以上其他小船,或者與長孫無垢一同,坐在涼亭中,享受湖中美景。
唐代的釣具可沒有后世那么復雜,一桿竹竿,一根長線,一個魚鉤和不知從哪找來的魚餌。
小船最后停在湖中,李世民閉目養神。
李泰揪著劉三成,讓他幫忙跟自己一同撈魚。
小船上備有漁網,之前一直沒機會玩,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李泰自然不能放過。
劉三成哪里懂得撈魚,只能和李泰一塊研究半天。
最后李方晨抓起漁網,用力撒了下去,然后讓李泰往回拽。
一開始還好,后面就開始吃力,李泰一人就有點勉強。
船上本就重心不穩,更何況李泰這中旱鴨子,差點給翻下船去。
李方晨只好上去幫忙,兄弟兩人廢了半天勁,還真用漁網,撈上來幾條魚。
本來李方晨也就是試一試,畢竟后世的小視頻中,撒網只要能撒的面積夠大,水中真的有活魚,一般都會撈上來幾條。
李世民看的一樂,隨后也嘗試一番,結果比李方晨他們所捕獲的魚還要多出不少。
李世民若有所思,“鈺兒,你說這就是漁民的生活嗎?”
李方晨遲疑了片刻,喚李泰坐下,隨后解釋道“兒臣不知,但這小湖中魚類眾多,比江河上捕魚要簡單不少。若是換做沿海之地,怕是不少。”
李世民問道“一條魚幾文錢?”
李方晨搖頭不知,李泰也不清楚,反倒是劉三成答復道“陛下,老奴知道,長安城中活魚十文,死魚四文。”
李世民摸了摸胡須,“若此算來,怕是兩網,我等便有了幾十文?”
再辛苦一點,一日百文不在話下吧?
難不成一個漁夫,一月可拿十余貫?
李方晨搖頭道“父皇,此算法不對。”
“不對?為何?”
“船費,民間造船,尚需幾貫。出海上河,多有危險,小船若是翻了,人多半沒命。若是換成大船,怕不得幾十、幾百貫。再有便是工具,一套漁網百文,幾趟下來難免會有破損,到時修繕又是個麻煩。更何況,一人出海駕船何其危險,可若是三兩人分下來,一日怕是最多不過五十文!”
“五十文”
李方晨又道“春夏秋冬,四季輪換,又不可能每日駕船捕魚,哪怕算他三季,一年也不到十貫。算上一日兩餐,糧食一擔幾十文,怕是最后真正能留存下來,不過百文。”
接著李方晨的想法,李世民補充道“傷了、死了,怕是最后都不過一座孤墳。”
李方晨點頭道“父皇,任重而道遠也!更何況,臨海之地,魚價低廉,遠沒有長安這般昂貴。”
“善,朕明白了。”
氣氛略有僵硬,李泰很清楚他們在打什么啞謎。
他們再算人命錢,一個漁民一年到頭,靠賣命能攢下來多少錢?
怕是最后都不如一個世家的佃戶賺的多,更沒有人家日子過得好。
種田,比漁民要安全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