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上下,風氣變。
第一日查賬,第二日又開始查庫。六部中最忙碌的就是戶部。
滿朝文武都有好奇,不知秦王殿下到底要做什么。
李承乾被李世民召入宮中問話,“你可知鈺兒此意究竟為何?”
李承乾道“貪墨之事在前,庫中所存必有出入,二弟這是打算重錄庫中錢糧。”
李世民點頭贊同,繼續問道“還有呢?”
李承乾搖頭,“暫且不知,要等二弟接下來的動作。”
戶部人不夠,吏部過來湊。
李方晨根本沒給杜淹拒絕的機會,除了些許必須留存的官員外,其余吏部官者,被李方晨拉過來幫忙。
一框框的金銀錢財稱重,一擔擔的精糧搬運。
不查還好,一查真出了問題。
長安糧庫中,新糧在前,陳糧在后,還有許多,已經爛掉了,根本沒法食用。
糧倉中,還有鼠影。
李方晨火力開,讓王珪去跟朝堂請命,十六衛中左驍衛排出千人隊。
搬糧、滅鼠,凈倉,一干就是七日。
等到對方離開后,李方晨命令人將陳糧擺在前,新糧擺在后,還派人每日巡檢。
巡檢小吏,提早立下規矩,貪者連累家人。
重新封倉,倉中糧草也有了一個新的數字。
三萬一十七擔,說白了,碰到一個災年,都不夠賑災的!
長安周邊還有糧倉無數,這些安排人去細查就好,發現問題,當地官員追責,沒有問題,當地官員保下一條性命。
國庫中最麻煩的,不僅僅是那些金銀銅貫的稱重籌算,這其中還有他國送來的寶物。
重新清查禮單,整理各國所送重禮,又浪費了兩日。
這一段時間,戶部加上吏部的官員們,就好像變成了兵將。
跟隨著秦王殿下四處作戰,每一處看似高俊無比的“大山”,最后都會臣服在他們的腳下。
當最后一件寶物核對完之后,李方晨露出笑意,“諸位辛苦了,今日本王府中設宴,諸位誰都不能缺席!”
先不說之前糧倉之事,光憑著秦王這一句話,眾官員疲憊的面容上終于出現一絲笑容。
他們這算是,等到了殿下的認同嗎?
更有甚至當即笑出聲,連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平日里一提就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沉重無比的活計,如今竟然真的做完了,而且做得很好。
秦王府吃宴,本來還有些許拘謹,擔心自己失禮惹得殿下不喜。等他們真到了府上之后,才發現這時的秦王與在戶部時完不同。
平易待人,不見任何怒色,讓人如沐春風。
“王尚書、杜尚書辛苦了。尤其是杜尚書,還有諸位吏部的同僚們!本王,敬各位一杯!”
“謝殿下,殿下請!”
酒過三巡,其中有人泣聲,看樣子這幾日高壓工作,根本不曾體會過,如今的他們,竟然會有一種劫后余生的快感。
明日,王珪要上奏秉明圣人,國庫和倉儲,都有漏洞。
有先前抓下的一大批官員,在場所有人都很清楚,這次他們最多挨罵,并不會丟官。
誰都不曾想到,平日里認為沒事的國庫,早就變成了漏洞百出的存在。
前一段時間的籌算根本對不上,重新書寫的賬冊上,國庫有銀一千一百六十七萬貫,比之前整整少了七百多萬貫,陳年舊賬查都差不清楚。
而倉儲最為麻煩,萬擔精糧變惡臭,竟沒人發現。
跟在秦王身邊,他們不用去偽裝平日里官場上的虛偽。
該怒就怒,該笑就笑,真實做人,更多了幾分灑脫。
戶部會受罰嗎?
如果會,他們也不怕。
時至今日,他們有